拟玉溪体赋醴泉墅海棠二首

濯锦波光绕百遭,夜寒秉烛更须高。
恨无丽藻供摛翰,聊复重裘索俊羔。
长笑董仙痴守杏,可怜曼倩坐偷桃。
若教入侍红云殿,应悔从前俗虑饕。

诗人:程公许

宋叙州宣化人,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历知崇宁县、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迁秘书少监,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官至权刑部尚书。立朝刚正,奏论时政得失,先后忤宰相......
复制作者 程公许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蜀黍

形式:

释名 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 (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 (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蜀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粱

形式: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 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 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 青粱米: 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加水研磨,绞取汁,倒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老人血淋。用车前五合,棉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粥饮汁此方亦能明目。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粱》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豆黄卷

形式:

释名 豆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用在豆黄卷(炒)一升、酥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前服,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水病肿满、喘急、大小便涩。用大豆黄卷(醋炒)、大黄(炒),等分为末,以葱桔皮汤冲服二凶,黎明时在小便通畅,即为有效。 附方大豆黄卷是大豆的干燥发芽种子。种皮多裂开,黑棕色,有时脱落,露出两片子叶。胚根细长,伸出种皮外。功能为发表、利湿、清热。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豆黄卷》

本草纲目 · 谷部 · 红曲

形式:

释名 甘、温、无毒。 气味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主治 甘、温、无毒。 附方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红曲》

本草纲目 · 谷部 · 沙蓬

形式:

释名 沙米、蒺藜梗 气味 甘,凉。 主治 发表解热。主治感冒发烧,肾炎。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沙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