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消除浓浓春愁,醉酒后攀折了花枝当做行令筹子。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计算一下路程,你今天该到梁州了。

注释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语,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语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

  诗的首第,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语之》来无计破》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语之花时同醉破》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语者对自己的语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第,《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语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第是之起”,次第是之承”,第三第当是之转”。

  从首第白次第的关系看,把之》来无计”改为之花时同醉”,就白之醉折花枝”第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第中,之花”字白之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第白第三第的关系看,之》愁”原是之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之无计破》愁”,到第三第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第中用之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之计程今日到梁州”一第。之计程”由上第之忽忆”来,是之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之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之是夜宿汉川驿,梦白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白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

  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白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之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销春之愁绪,醉酒后盼着了花枝当做喝酒之筹码。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屈指算来,你今天行程该到梁州了。

注释

李十一:即李健,字杓直。 元九:即元稹。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 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一作「涼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 此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本事诗》:元相公稹为御史,鞠狱梓潼。时白尚书在京,与名辈游慈恩,小酌花下,为诗寄元曰:「花时同醉破春愁……」 《唐诗绝句类选》:前二句以近者言,后二句以远者言,此诗家之远近格。 《唐诗训解》:一味天真。 《唐诗解》:乐天语尚真率,然浅而不俚,方是妙境,此诗得之。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曰:亦情文相生矣。 《唐宋诗醇》:意浅情深,格调最近王龙标。 《诗境浅说续编》:首二句言与李十一芳时同醉,借解春愁,以花枝作酒筹,想见其风趣。后二句言我辈欢娱,而故人行役,遥计征程辛苦,计此日可抵梁州。非特临觞怀远,其平日之抡指征程,关心驿路,可知矣。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王元美云:「元轻白俗,如此诗浅而较真,犹胜填词一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怀古眺望

形式:

城闉聊属眺,千古恨悠悠。 夏享空台毁,韩亡故社留。 庙祠旌颍凤,溪水识巢牛。 春色依林动,晨烟傍戍浮。 庌驺闲自集,田鹤叫相求。 町筱沿缘密,川葭靃靡柔。 栎墟迷郑鄙,騩路隔轩游。 感昔如吾辈,曾经几斛愁。

复制 宋祁 《怀古眺望》
类型:

滁州赵学士重修怀嵩楼

形式:

丞相怀嵩罢,因之名郡楼。 使君嗟久废,华栋郁重修。 人世兴衰换,山川处所留。 落成今日宴,感旧向来愁。 西北天根远,东南地脉浮。 云生兰叶橑,月近蒜条钩。 树杂猿呼暝,风长雁送秋。 此时如极目,归思恐难收。

复制 宋祁 《滁州赵学士重修怀嵩楼》

南方未腊梅花已开北土虽春未有秀者因怀昔时赏玩成忆梅咏

形式:

江南寒意薄,未腊见梅芳。 为有轻盈态,都无浅俗香。 倚风斜夕脸,呵雪噤晨妆。 刀尺凭鲛杼,比邻托粉墙。 高枝笼远驿,侧影照回塘。 旷望黄昏月,嫶妍半夜霜。 一身来上国,三载别炎方。 不见南枝早,方惊北道长。 当时犹引领,此际故回肠。 泪尽羌人笛,魂销越使乡。 危楼难极目,恨酒怯盈觞。 未到卢家第,终虚白玉堂。

复制 宋祁 《南方未腊梅花已开北土虽春未有秀者因怀昔时赏玩成忆梅咏》

羸疾益间呈聂长孺学士

形式:

病绪蹇骚骚,弥旬旷坐曹。 缘忧初得损,非巧亦成劳。 计月销双臂,惊年变二毛。 隙尘间日满,铛药晬时熬。 顾此逢熙盛,纷吾异俊髦。 滥趋华雉省,清舐翠螭毫。 数米仍能饱,抢榆不顾高。 聊寻秘方枕,更缮养生刀。 夕穗含风月,秋禽企露皋。 比来差胜晤,有意伴持螯。

复制 宋祁 《羸疾益间呈聂长孺学士》

长葛道中作寄侍读梅给事

形式: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 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

复制 宋祁 《长葛道中作寄侍读梅给事》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