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注释
京中:指西京长安。
游寓(yù):寓寄他乡。秦:指长安。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这里借指长安园林。徒:徒然。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漫:随意,没有约束。
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自今年游寓独游秦”,扣住题目的自宦中”简洁地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宦游对诗的来说本为平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自独游秦”。自独游秦”三字,将诗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冬情怀表现得既充沛又含蓄。

  这平静的叙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绪。次句紧承前句的自独游秦”,顺流直下冲决了感情的闸门:自愁思看春不当春”,诗的直呼自这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却因为乡愁无心赏玩!”长安古都风物形胜,又置冬去春来,节序的推移,自然容易引起异乡的感昔怀今触动愁思。这联诗十四个字,生动地塑造出一个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诗的自我形象。由于诗中错落有致地巧用重字,自游寓独游秦”,自看春不当春”,使气韵回环,节奏和谐,漫情摇曳生姿。

  自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颔联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的欣赏,细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的看顾。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自徒发”或自漫新”,然而诗句中却以自徒”和自漫”,赋予景物以的性。正应了清的吴乔所说:自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绘景是为写情,这联是首联诗中自愁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形象地表现诗的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

  自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颈联描绘的是诗的想象中洛阳友的赏春欢宴的情景。他们在南桥群游兴尽而归,又在西第集宴豪饮。这欢畅的场面,正与自己自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诗的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的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由于其中化用了陈遵的典故,不仅表现了友的英侠豪爽的性格,而且使诗歌具有豪放的气势。自公子南桥”句,虽没直接写景,然而景已自在其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诗写至此,似乎已完题中自有怀”。但诗的犹觉未够,又引出尾联诗句。

  自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的”,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语痴而情真。诗的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的,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这首诗与一般自有怀”诗相比,它扩大了自有怀”的范围。自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联诗正是独出心裁,自言的之所不能言”。

  杜审言这首《春日宦中有怀》,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春日京中有怀》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702或703年)的春天。唐代洛阳为东都。武则天长期留居洛阳,只在长安中(701—703)曾一度回西京。当时杜审言曾随驾去西都长安。时逢春日,鲜花盛开,面对美景,思友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写下了这篇《春日京中有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注释

京中:指西京长安。 游寓(yù):寓寄他乡。秦:指长安。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这里借指长安园林。徒:徒然。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漫:随意,没有约束。 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702或703年)的春天,抒发了诗人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万物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全诗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钟惺《唐诗归》:七言律结法如此灵活者,可救滞滥之苦。 王夫之《唐诗评选》:全自乐府歌行夺胎而出天迥。 黄生《唐诗摘钞》:初唐出语有极细嫩者,此实未脱陈隋口吻,但其格律一变,故不复以纤巧见疵。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看其以春日为题,却劈空将“不当春”三字立柱,便是不为题缚。 屈复《唐诗成法》:“今年”独起下“不当春”。“徒”“漫”承“愁思”,“应”、“几”承“独”字,虽分人、物,皆写“不当春”也。末言今年秦地春色已不当春矣,明年洛城当加倍还我耳。以洛城映秦,以“倍还人”,映“不当春”,以“寄语”结“有怀”,妙思奇语,迥非常境。通篇已臻精致,次联开后人熟滑之端。 沈德潜《唐诗别裁》:造语新异,以后人熟诵不觉耳。 胡应麟《诗薮》:七律结句之妙者,“则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审言介绍和杜审言诗词大全

诗人:杜审言

杜审言,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
复制作者 杜审言
猜您喜欢

十二月二十四日问谭孔昭疾见庭下雨中花云木芙蓉也楚词云搴芙蓉兮木末言芙蓉水花不在木末也

形式:

幽花卧雨滋溅泪,秀色可人羞冶容。 却笑楚人非博物,不知木末有芙蓉。

复制 胡铨 《十二月二十四日问谭孔昭疾见庭下雨中花云木芙蓉也楚词云搴芙蓉兮木末言芙蓉水花不在木末也》

和新州端老

形式:

平生不识澥渤岛,入海要看蓬莱山。 向来同是灾荒客,今我海南君海北。

复制 胡铨 《和新州端老》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

形式: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 金凤花残秋欲半,木犀香远晚初寒。 拟将艾制候朝绂,愧把芦芽易钓竿。 早与君王乞归去,仕途方险战于鞍。

复制 胡铨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

熙春亭

形式:

井邑峰峦绕郡城,新台高峙见南溟。 海澜浩荡连云白,江汉朝宗彻底清。 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 年年不改长春景,遥想蓬山作画屏。

复制 胡铨 《熙春亭》

次韵答陈立夫送酒

形式:

公家家世旧崔嵬,惊坐先生日万杯。 已办槽床千日饮,便须乘月抱琴来。

复制 胡铨 《次韵答陈立夫送酒》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