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夜烧松明火

穷冬憺阴晦,海气交冱寒。
我无绛蜡炬,斗帐围红鸾。
樵人割松脂,焚著青烟团。
琼人轻沉檀,嗅此如茝兰。
覆瓦炷其烟,收煤有一盘。
我闻龙香剂,乃出松火残。
恨无和胶法,弃置殊可叹。
良材贵有遇,太息坐更阑。

诗人: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
复制作者 李之世
猜您喜欢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形式: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复制 陈淳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矩子名字义

形式:

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 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 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 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 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 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 圣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 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 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 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 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 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 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 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 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 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 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 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 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 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 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 一一守吾法,私意无容杂。 寻绝枉尺为,乘戒诡遇合。 直道范驰驱,何行不检押。 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 交游自正方,不随不可去。 有善者则从,不善者必克。 处事自正方,不随不善溺。 随物则为圆,非圆特其偏。 同流而合污,在方诚有愆。 先方而后圆,于圆乃可全。 既无一不方,斯无一不圆。 动容皆中礼,从心得孔传。 岂但方之熟,实惟圆之安。 圣法万世在,矩尔其勉旃。 称名惕自省,闻字肃反观。 斯义无尔愧,服膺常拳拳。

复制 陈淳 《矩子名字义》

宿淮阴县作

形式:

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连樯宿淮水。 夜深风起鱼鳖腥,韩信祠堂月明里。

复制 陈羽 《宿淮阴县作》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形式:

峻极巍峨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 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 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 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 欲雨片云生峭壁,未明先日照危峰。 断崖当午晴雷震,深壑经秋积霭浓。 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 名光祀典传千载,仰祝牲牢致享恭。

复制 陈纲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类型:

借榻竹庵

形式:

短筇穿秋云,杳霭杂雨意。 林梢响脱叶,虹影挟夕霁。 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 青薜蟠弱龙,紫栗缩寒猬。 游息屏百营,偃仰得佳睡。 靖惟天地间,岁月脱如蜕。 三彭伐一真,六凿纷小智。 居然蜗战角,在处牛穿鼻。 驱驰赤白丸,百年等儿戏。 岂知闲中天,意到即超诣。 灯光续佛照,石响清夜气。 愿言住庵人,万事付衲被。 食肉尸陀林,渠自有正味。 但怀不退转,便到佛地位。 请参诗中禅,一语当千倡。

复制 陈翊 《借榻竹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