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荷花都已凋落,天连着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我独自在小楼东边倚栏观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
短暂浮生真应该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又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时时登台把我怀想,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注释
芙蓉:指荷花。
涵:沉,潜。
沧:暗绿色(指水)。
背飞双燕:双燕相背而飞。此处有劳燕分飞、朋友离别的意思。
阑:栏杆。
合:应该。
尊:同“樽”,酒杯。
故人二句:用陆凯赠梅与范晔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虞美人》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词作,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全词借景寓情,情感真挚深厚,格调悲凉深沉,语言清婉雅丽。

  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下片直抒念远怀远之情。“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似: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内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这是用典,却又切合作者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折梅相赠这一典故,在这里具有普遍与特殊的双层含义,用典如此,可谓表里俱化了。

  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善于借景传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舒亶因与尚书省意见相左逐出京城,在家赋闲十年后,再次被任用。但入京后却已是物是人非,不由得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独和凄凉并且渴望友人的信息,于是创作了这首词并寄予一为字为公度的友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舒亶介绍和舒亶诗词大全

诗人:舒亶

舒亶,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
复制作者 舒亶
猜您喜欢

冬夜与陈、梁二君咏物,各得三首井

形式:

江城月黑路参差,夜火如星忽聚沙。 乱拂晓风同客梦,远临江水认渔家。 □烟不断依山出,暮色无聊背雨斜。 正好垂帘对孤影,酒阑开罢一双花。

复制 何巩道 《冬夜与陈、梁二君咏物,各得三首井》

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

形式:

荷芰衣寒想旧林,片帆江上别秋阴。 树无多叶那堪落,燕有空巢尚可寻。 古驿夕阳停一马,石梁明月抱孤琴。 十年同此离家兴,今日输君久住心。

复制 何巩道 《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
类型:

偶赋四首 其一

形式:

柳处红桥竹处扉,吟时容易见时稀。 树留春鸟啼新恨,风倚秋荷剪旧衣。 病似相如长苦渴,情同王粲远相依。 空林日落花飞乱,孤燕无劳更绕帷。

复制 何巩道 《偶赋四首 其一》

过零丁洋怀宋文丞相

形式:

漠漠寒烟返照时,文山当日此题诗。 艰难早识谁无死,凭吊惟应我独悲。 欲写遗篇投逝水,难寻游迹荐江蓠。 亦曾惶恐滩头宿,一种风涛两处吹。

复制 何巩道 《过零丁洋怀宋文丞相》
类型:

余号越巢青萝山中有一峰以此名戏成口占

形式:

百尺青萝不可扳,为谁名字落空山。 似因宿世留丹穴,故向今生认玉环。 面目本来看石壁,梦魂从此恋松关。 他年若遂扁舟愿,定访仙踪到此间。

复制 何巩道 《余号越巢青萝山中有一峰以此名戏成口占》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