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释

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 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 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阙题,即缺题。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此诗时就没有题目,于是给它安上「阙题」二字。此诗所描绘的景物及其所表达的意境来看,不是写自己山居的闲适,而是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全诗清新自然,婉转流畅,按空间顺序写来,使读者仿佛随着诗人走访了这位隐者的别墅。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归》:钟云:骨似王、孟,而气运隆厚或过之。 《汇编唐诗十集》:严整幽细,五言拗体中之佳者。 《唐律消夏录》:水远、花香、山探、林密,书堂正当其处,何乐如云!看他「长」字、「时」字、「至」字、「远」字、「香」字,回环勾锁,一字不虚。「道由白云尽」是望见,「闲门向山路」是到来,非重复也。 《唐诗成法》:「幽映」总上六句,「白日」应「春」字,「清辉」应「幽映」字。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中有元气,后人拟之,便浅薄无味。 《近体秋阳》:清宕傲逸,纯乎古作,不徒所谓拗律已也。 《唐诗别裁》:每事过求,则当前妙境,忽而不领。解此意,方见其自然之趣。 《网师园唐诗笺》:纯乎天籁(「时有」二句下)。 《唐诗三百首》:此以「深柳」句为主,言由白云尽处而来,见溪水长流,落花浮至,而门向山开,堂极深窈,虽白口唯清辉幽映耳(「闲门」二句下)。 《越缦堂诗话》:「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十字亦有禅谛。 《唐宋诗举要》:王孟胜景(「时有」二句下)。 《诗境浅说》:此寺起结皆不用谐律,弥见古雅。初学效之,恐有举鼎绝膑之患,仍以谐音为妥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眘虚介绍和刘眘虚诗词大全

诗人:刘眘虚

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复制作者 刘眘虚
猜您喜欢

入天竺自栖霞岭步归

形式:

步予岩之阿,山深宿云卷。 万木成秋冬,乱泉奏琴阮。 古寺居幽岑,疏钟抱回巘。 山茅滚虎迹,竹鸡啼墓阪。 我情已闲娟,野花能燕婉。 散发荫石苔,烹茗支雪甗。 遂与林壑亲,不怯前途晚。 群峰一何长,费我屐齿远。 累坐日己移,偶眠聊自偃。 去山如怅别,将行复缱绻。 烟峦代糇粮,夕归尚忘饭。

复制 彭孙贻 《入天竺自栖霞岭步归》
类型:

咏史十三首 其十

形式:

秦王一六合,拔剑逐亡胡。 威殚乃厌死,求仙问神都。 玉椹尚未来,水银閟龟凫。 生掘阖闾冢,金精发湛卢。 猥以鲍车朽,疲此骊山徒。 不见灞陵下,瓦器流泉涂。

复制 彭孙贻 《咏史十三首 其十》

咏史十三首 其二

形式:

仲举俊民族,蒿莱尘满户。 一室未扫除,颓厦安能柱。 名高物所败,器隘祸斯聚。 宣尼大圣人,栖栖时见侮。 矧彼泥中龙,高趾覆国武。

复制 彭孙贻 《咏史十三首 其二》

寿吴母查太孺人

形式:

尚书家无馀奉钱,公子但给城南田。 十年共姜奉宗祏,清门不堕尚书贤。 黄门仲子美且仁,守祧爰作尚书孙。 共姜有子若巳子,子若子骞无间言。 吴生年少吾畏友,束发角巾共携手。 勖哉相砺犹弟昆,恒许登堂拜其母。 猗欤令德垂令名,清节严似青山清。 尚书门前霜十丈,寒入松柏俱坚贞。 奉觞再拜更前寿,三爵攸宜岂多又,高尚书门必贤胄。

复制 彭孙贻 《寿吴母查太孺人》

偶作四首 其三

形式:

岑寂苦畏嚣,病与愁相友。 闭目理枯坐,匡床不舒肘。 素书束梁上,恐以劳心手。 山妻未解意,申申詈偏诟。 有儿惧读书,好弄挈瓶缶。 幼女能学拜,十日九蓬首。 其小者可怜,牵衣绕床走。 家贫未能奋,衣食累父母。 念此五情震,焉能守蓬牖。

复制 彭孙贻 《偶作四首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