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过眼韶华何处也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馀晖中,看不清这一切,衹缘身在高处。

注释

过眼韶华:在眼前经过但很快就消失了的春光。宋·晁无咎《梁州令叠韵》词:「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 萧萧:风雨声成草木摇落声。 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曰秋声。 极天衰草:直到天边的枯草。 漏处:指光线透出的地方。 枕:临,靠近。 荒寒:荒凉寒冷。宋·王碧山《水龙吟》词:「太液荒寒,海山依约。」 谁语:没有人可以交谈。 蓦:突然。 峥嵘:山势髙而陡。 依依:依恋不合的样子。 残照:落日馀晖。 最髙层:宋·王荆公《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髙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是王静安创作于光绪三十二年(西元一九〇六年)的作品,其收录在王静安的《人间词·甲稿》当中。 这虽然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但开头两句却是意味深长的低慨叹。「韶华」和「秋声」有一个鲜明的对比:「韶华」是「过眼」的韶华。而且是「何处也」;「秋声」是「萧萧」的秋声,而且是「又是」的再一次到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春去秋来本是自然的规律,但春天为什么总是那么虚幻那么短暂,而秋天为什么总是那么现实那么难以逃避。这两句,以极简洁的笔法拉开了「悲秋」的序幕。 「极天衰草暮云平」和王摩诘《观猎》的「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有些相似,一样是诗中有面。那画面的下部是枯黄色的无边衰草,上部是暗红色的一天乱云。夕阳染红了地平线上的云彩,从云层缝隙中洒出的霞光给那「一塔」和「孤城」的剪影勾出金色的光圈。这是一幅很有气势的横幅画面。「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那「漏」的金光云气、「枕」的居髙临下、「一塔」和「孤城」的肃静沉寂,在秋的荒寒和暮的昏暗衬托之下,透出了一种庄严肃穆之美。天地的寥廓,愈发衬托出人的渺小;天地的永恒,愈发衬托出人的无常。王国维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寂寞——「独立荒寒谁语」。这一句在这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中,是意味深长的。「谁语」,是「向谁诉说」。显然作者有许多要说的话,但实际上却一句也没说。因为这里并没有一个理解他和倾听他的对象。他衹是回过头来继续写眼前景色,于是这些景色突然之间就似乎有了一种「造境」的迷离恍惚之致。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两句,在格律上有些问题。按照格律,此一体的《临江仙》下阕重头,也应是前边七个字后边六个字,如魏虔取《临江仙》上阕开头曰,「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下阕开头曰「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平仄格式完全相同。而王国维这首词上阕开头是「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下阕开头却是「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这是不合格律的。在《人间词》中,不合格律的地方并非衹有这一处。 「蓦」字强调一种突然产生的感觉。「宫阙峥嵘」,是指「孤城」中的「宫阙」。它虽然在红墙和烟雾的笼罩之中,似乎有些虚无缥缈,却仍然显得髙峻伟岸。而且,夕阳的那最后一点光线始终在宫阙「最髙层」徘徊不去,似有依依难舍之意。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都是远望,都写到斜阳下的景色。但比较而言,上阕的写景是比较客观的。而下阕的写景则展开联想。「宫阙」、「红墙」、「髙层」这些词语涉及到一个王朝。而那「红墙隔雾未分明」,一方面是说红墙和红墙中的宫阙看不清楚,一方面也可以说红墙中的某些事情外边的人分不清楚。比如,穷途末路的大清王朝还有没有转机,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这一切,当时都在未知之数,所以是「未分明」。至于那「最髙层」的宫阙,它可以象征皇帝,可以象征清王朝,但也可以象征作者的某种理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历史学家周策纵:「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词中有画。 中华诗教学会会长陈永正:诗人眼中所见的南国水乡苏州竟是如此荒寒,「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静安当有同样的感受吧。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萧萧秋声,韶华过眼。夕阳残照,虎丘登髙。此首当作于王静安苏州任教时。 作家马华:王静安以清遗老自居,因此这首词所写是他于京城秋季登髙远眺清皇宫时的切身感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国维介绍和王国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国维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复制作者 王国维
猜您喜欢

寄戴仲鹖延平

形式:

嗟尔投荒在,十年归鬓新。 豹文淹瘁疠,龙节渐风云。 往事收残泪,清时录远臣。 别深鱼雁阔,迹久凤麟驯。 余亦丰城物,思君剑水滨。 客衣浑自浣,不染雒阳尘。

复制 郑善夫 《寄戴仲鹖延平》

闻开化用兵寄思道

形式:

旧是桃源地,如何丧乱滋。 荷殳连老少,流血满潢池。 蜀道奔惟汝,荆州仗有谁。 尊翁在垂白,莫遣怨流离。

复制 郑善夫 《闻开化用兵寄思道》

吊刘蕡祠

形式:

自昔悲歌地,刘生有墓祠。 只余经世志,况值讳言时。 去国英雄尽,还山事业迟。 黄金旧台北,搔首动遐思。

复制 郑善夫 《吊刘蕡祠》

古剑行赠仇将军北征

形式:

将军手提三尺冰,乃是鬼国之铁,大齿之珍,沧溟水枯淬不成。 莫邪断发跃冶死,而后龟文漫理流天晶。霜锋闪烁鸊鹈凝,万金吴钩拖赭缨。 北斗七宿土花发,青天宝匣回机衡。魂斩断犀俱细事,此物自是苍龙精。 江翻河亥罔象急,提出白曜摇东溟。飞芒杀白帝,喉下不可婴。 丰城古狱谁识女,斗牛之墟元气升。沙塞秋高尘压城,黄龙白狼不肯庭。 山甫无人武安死,战马西向徘徊鸣。安西都护君好行,此物应世世当平。 丈夫叱咤鞭风霆,国难不赴非俊英。剑乎!剑乎!吾与汝,同死生。

复制 郑善夫 《古剑行赠仇将军北征》

羽猎谣三首其二

形式:

羽林十万是亲军,渔阳铁骑天下闻。 厩马长留太白垒,胡天惊散犬羊群。

复制 郑善夫 《羽猎谣三首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