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霁书记赴寿阳辟命

辟命羡君赴,其如怆别情。
酒阑汀树晚,帆展野风生。
淮静寒烟敛,村遥夜火明。
醉沈朐岭梦,吟达寿春城。
旧友摇鞭接,元戎扫榻迎。
雪晴莲幕启,云散桂山横。
王粲从军画,陈琳草檄名。
知君提健笔,重振此嘉声。

诗人:李中

五代时南唐陇西人,字有中。为淦阳宰。工诗文,有《碧云集》。...
复制作者 李中
猜您喜欢

游岳麓寺

形式: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在,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在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复制 李东阳 《游岳麓寺》

感怀诗一首

形式: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沈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复制 杜牧 《感怀诗一首》

论岳飞词

形式: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

复制 缪钺 《论岳飞词》

登泰山记

形式: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复制 姚鼐 《登泰山记》

诸葛亮论

形式: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兖,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共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吕温以为孔明承桓、灵之后,不可强民以思汉,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复制 苏轼 《诸葛亮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