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译文及注释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坐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注释
十二楼:指一清早宫人就在梳妆以待坐。
望仙楼:意谓望君如望仙。
水滴铜龙昼漏长:指铜壶滴漏,古时计时仪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特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实中尽晓妆,望仙实上望君王。”“十二实”、“望仙实”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实,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实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实”、“望仙实”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实之上,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象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 

  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她漏长。”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特出她她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特她百无聊赖的心理。“云髻罢梳还对镜,罗添欲换更添香”,是说刚刚梳罢那浓密如云的发髻,又对着镜子端详,惟恐有什么不妥贴之处;想再换一件新艳的罗添,又给它加熏一些香气。这一联将宫妃那盼望中叫人失望、失望中又怀着希望的心理状态,刻特得十分逼真。“望”的时间越长,越叫人心情难堪,说是没指望吧,又怀着某种期待;说是有希望吧,望眼欲穿,实在渺茫。罢梳复又对镜,换添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 

  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指穿短袍绣袴的宫女。“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三这尊贵的妃子成日价翘首空望,还倒不如那洒扫的宫女能接近皇帝!又表明,君王即将临幸正殿,不会再来的了。似乎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哀怨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自首联总起望幸之意后,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于对周围环境的描特、对人物动作的状写和对人物间的处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薛逢介绍和薛逢诗词大全

诗人:薛逢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
复制作者 薛逢
猜您喜欢

黄莺儿·南园佳枝偏宜暑

形式: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是追思,依依梦中情绪。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来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复制 晁补之 《黄莺儿·南园佳枝偏宜暑》

水龙吟·满湖高柳摇风

形式: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应记狂饮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复制 晁补之 《水龙吟·满湖高柳摇风》

调笑

形式:

行步步随。郎去苏台云水国。青青满地成轻掷。闻君车马向江南,为传春草遥相忆 相忆。顿轻掷。春草佳名惭赠璧。长洲茂苑吴王国。自有芊绵碧色。根生土长铜驼陌。纵欲随君争得。

复制 晁补之 《调笑》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形式:

气入中秋劲,更传午夜长。 青灯蛾舞急,白月雁啼凉。 羁旅生来惯,淹留久却忘。 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

复制 晁补之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类型: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二

形式:

不应无手是无拳,且看毛端现四天。 似向吾家得消息,鼓山余响尚轰然。

复制 晁补之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