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山人别墅的拼音版

  • shān
    rén
    bié
    shù
  • gāo
  • chá
    xiāng
    shù
    zhú
    lín
    fēn
  • sǎo
    qīn
    chóng
    kāi
    chuāng
    sàn
    niǎo
    qún
  • shù
    liáng
    chí
    guò
    tái
    rùn
    shí
    shēng
    yún
  • chū
    chē
    piān
    fǎng
    访
    yǐn
    jūn
高启介绍和高启诗词大全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
复制作者 高启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小麦

形式:

气味 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 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麦粉:甘、凉、无毒。 面筋:甘、凉、无毒。 糗:甘、微寒、无毒。 麦苗:辛、寒、无毒。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老人淋。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项瘿。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白癜风。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汤火伤。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勿接触冷水。   头疮。用小麦烧丰存性,研为末,调油敷患处。 浮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麦麸:   产后虚汗。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一天服二次。   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小便尿血。麦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   热疮,汤火伤。用醋拌麦麸熨贴。 面粉:   内伤吐血。用面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大出血(口、耳、鼻都出血)。用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泄痢。用白面一斤,炒焦黄,每天空心服一、二匙,温水送下。   咽喉肿痛,不能吞食。用白面和醋调匀,涂喉外肿处。   乳痈不消。用白面半斤,炒黄,加荆煮成糊敷涂,即消。   刀伤血出。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   远行脚上起泡。水调生涂上,一夜即消。   火烧成疮。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防止受孕。用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来月经的头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后各服一次)。   一切疔肿。用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 麦粉:痈疽发背,地铭肿毒。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面筋:解热和中。 糗:消渴止烦。 麦苗:消酒毒,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2,利小肠。 麦取: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热。 麦秆:烧灰加在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小麦》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青黛

形式:

释名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 小儿疳痢。随小儿年龄大小,了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面病服这安。” 烂眼。用青黛、黄连泡水洗。 瘰疬未穿。用青黛、马齿苋同捣烂,每日敷患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青黛》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蓼

形式:

释名 大蓼、墨记草。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杀肠中寄生虫。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蓼》

本草纲目 · 草部 · 山豆根

形式: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山豆根》

本草纲目 · 草部 · 营实墙蘼

形式:

释名 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 (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 消渴尿多。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小儿尿床。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口咽痛痒(发声不出)。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口舌糜烂。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痈肿疖毒。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刀伤肿痛。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眼热昏暗。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营实墙蘼》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