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雪二首·其一的拼音版

  • guān
    xuě
    èr
    shǒu
    ·
    ·
  • yáng
    wàn
  • zuò
    kàn
    shēn
    lái
    chǐ
    qiáng
    piān
    hán
    guāng
  • bàn
    kōng
    juàn
    rán
    lǎn
    diǎn
    fēng
    lái
    máng
  • luò
    jǐn
    qióng
    huā
    tiān
    fēng
    méi
    ruǐ
    xiāng
  • qiàn
    shuí
    rǎn
    chéng
    tāng
    bǐng
    huàn
    què
    rén
    jiān
    yān
    huǒ
    cháng
类型:
杨万里介绍和杨万里诗词大全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
复制作者 杨万里
猜您喜欢

放言五首·其二

形式: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复制 白居易 《放言五首·其二》
类型:
哲理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形式: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复制 邓剡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类型:

老子(节选)

形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复制 佚名 《老子(节选)》
类型:

小儿不畏虎

形式: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复制 苏轼 《小儿不畏虎》
类型:

多歧亡羊

形式: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 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复制 列子 《多歧亡羊》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