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的拼音版

  • wàng
    yuè
    yǒu
    gǎn
  • bái
  •  
     
     
     
    nán
    jīng
    luàn
    guān
    nèi
    xiōng
    sàn
    zài
    chù
    yīn
    wàng
    yuè
    yǒu
    gǎn
    liáo
    shū
    suǒ
    huái
    怀
    shàng
    liáng
    xiōng
    qián
    xiōng
    jiāng
    shí
    xiōng
    jiān
    shì
    xià
    guī
    mèi
  •  
     
     
     
  •  
     
     
     
    shí
    nán
    nián
    huāng
    shì
    kōng
    xiōng
    西
    dōng
  •  
     
     
     
    tián
    yuán
    liáo
    luò
    gān
    hòu
    ròu
    liú
    dào
    zhōng
  •  
     
     
     
    diào
    yǐng
    fēn
    wéi
    qiān
    yàn
    gēn
    sàn
    zuò
    jiǔ
    qiū
    péng
  •  
     
     
     
    gòng
    kàn
    míng
    yuè
    yīng
    chuí
    lèi
    xiāng
    xīn
    chù
    tóng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果部 · 甘蔗

形式:

释名 竿蔗、遮。 气味 (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 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 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 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每日二次。极润心肺。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甘蔗》

本草纲目 · 果部 · 莲藕

形式:

释名 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 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 莲蕊须:佛座须。 莲花:芙蓉、芙蕖、水华。 莲房:莲蓬壳。 荷叶:荷叶中的嫩者名“荷钱”,贴水者名藕荷,出水者名芰荷,叶蒂(按:即荷叶中央近梗处剪正气叶片)名“荷鼻”。 气味 荷叶:苦、平、无毒。 莲房:苦、涩、温、无毒。 莲蕊须:甘、涩、温、无毒。 莲薏:苦、寒、无毒。 藕节:涩、平、无毒。 藕:甘、平、无毒。 莲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莲实: 小便频数。用莲实半升,酒浸二宿,取出放入洗净的猪胃中,缝好煮熟,晒干,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 白浊溃精。用石莲子、龙骨、益知仁,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又方:用莲子、白茯苓,等分为末,开水调服。 久痢禁口。有石莲子(炒)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调下。加服香连丸更好。 脾泄肠滑。治方同上。 干呕不止。用莲子六枚,炒成赤黄色,研为末,熟水半碗冲服。 产后咳逆,呕吐,心忡目昏。用莲子一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双目红痛。用莲子去皮,研为末,取一碗,加粳米半斤,常煮粥吃。 反胃吐食。用石莲子为末,加少量肉豆蔻粉,米汤调服。 藕: 时气烦渴。用生藕汁一碗、生蜜一合,和匀细服。 吐泻。用生藕捣汁服。 上焦痰热。用藕汁、梨汁各半碗,和匀后服下。 小便热淋。用生藕汁、生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碗,加蜜,温服。 跌作瘀血。用干藕根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脚冻发裂。把藕蒸熟后,捣烂涂患处。 藕节: 鼻血不止。用藕节捣汁饮服。 突然吐血。用藕节、荷节、荷蒂各七个,以蜜少许捣烂,加水二杯煎至八成,去渣温服。 大便下血。用藕节晒干研成末,每服二钱,人参、白蜜煎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遗精白浊。用藕节、莲花须、莲子、芡产、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二两,共研为末;另用金樱子二二斤,捶碎,加水一斗熬于八成,去渣,再熬成膏,把膏药和药末调匀,再调一点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金锁玉关丸”。 鼻渊。和藕节、芎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下。 莲薏: 劳心吐血。用莲薏七个、糯米二十一粒,共研为末,酒送服。 小便遗精。用莲薏一撮,研为末,加辰砂一分。每服一钱,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莲蕊须:清心通肾,益血止血。亦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三则亦可除根)。用莲蕊须、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五镥,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忌食热物。几天见效。 莲花: 坠跌呕血。用干荷花为末,每次用酒冲服一匙,有特效。 天泡湿疮。用荷花贴上。 莲房: 月经不止。用陈莲房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此方名“瑞莲散”。 血崩不止。用莲房、荆芥穗,各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漏胎下血。用莲房烧存性,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开水或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小便血淋。用莲房烧存性。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荷叶: 浮肿。用败荷叶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各种痈肿。用叶蒂不限量,煎汤淋洗患处。洗后擦干。以飞过的寒水石调猪油涂搽。 跌打损伤,恶血攻心。用干荷叶五片烧存性,研为末。 产后恶血不尽或胎衣不下。用荷叶炒香为末,每服一匙,开水或童便调下。 妊娠胎动(已见黄水)。用干叶蒂炙研为末,淘糯米水一碗调服即安。 吐血不止。用嫩荷叶七个,捣汁服。又方:用干荷叶、生蒲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桑白皮煎汤调下。又方:用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吐血、鼻血。用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区性黄,等分捣烂,做成丸子,如鸡蛋在。每取一丸,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去渣服。此方名“四生丸”。 崩中下血。用荷叶(烧过,研细)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空心服三钱,酒送下。 赤白痢。用荷叶烧过。研细,每服二钱。红痢用蜜水,白痢用沙糖水送下。 脱肛不收。有贴水荷叶焙干、研细,酒送服二钱。同时在荷叶上铺药末令病人坐治。 牙齿疼痛。用荷叶蒂七个,加浓醋一碗,煎成半碗,去渣,熬成膏,时时擦牙、有效 漆疮发痒。用干荷叶落归根煎汤洗。 偏头风。用升麻、苍术各一两,荷叶一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后温服。或将荷叶一个烧为末,以升麻、苍术煎汁调服。 阴肿痛痒。用荷叶、浮萍、蛇床各等分,每日煎水洗。 刀斧伤疮。用荷叶烧为末涂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莲藕》

本草纲目 · 木部 · 檀桓

形式: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檀桓》

本草纲目 · 木部 · 肥筇荚

形式:

气味 (荚)辛、温、微毒。 主治 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亦可加樟脑少许。 头耳诸疮、眉癣。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调香油涂搽。 小儿头疮出脓。用肥皂烧存性,加入腻粉,调麻油涂搽。 瘌痢头疮。用独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加巴豆二枚,扎稳,盐泥包好,煅存性,去泥留药,再加槟榔、轻粉五、七分,研匀,以香油调涂。涂药前,先用荚灰浸汁洗头,然后用温水再洗一次,揩干后涂药。 癣疮。用川槿皮煎汤,以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中,时时搽癣。 阴茎湿痒。用肥皂一个,烧存性,调香油涂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肥筇荚》

本草纲目 · 木部 · 皂荚

形式:

释名 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 气味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 皂角子:辛、温、无毒。 皂角刺:辛、温、无毒。 木皮、根皮:辛、温、无毒。 主治 皂角子: 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为度。 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焙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送下。 肠风下血。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方名“神效散”。 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炒过),加枳壳(炒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送下。 小儿流涎(由于脾热有痰)。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泡七次)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妇女难产。吞皂角子二枚。 风虫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醋煮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 一切疔肿: 中风口噤、涎潮上。用皂角一挺,去皮,以猪油涂炙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体壮者可服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 中风口。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醋调匀,左涂右侧,右涂左侧。药干再涂。 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 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 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则痛止,病渐愈。 风邪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此方名“抵住丸”。 咳逆上气、唾浊,不能睡卧。用皂荚(炙,去皮、子)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枣膏汤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痰喘咳嗽。用长皂荚三长(去皮、子),一荚中装半夏十粒,一荚中装中巴豆,蜜制关夏。再一起火炙成黄色,研为末。每用二、三分,于临卧时以姜汁调服。用特效。 牙病喘息、喉中有声。用肥皂荚两挺,酥炙取肉,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豆大。每服一丸,以微泻为度,不泻再服药。一天服一次。 腹部肿痛。用皂荚(去皮、子)炙黄为末,加酒一斗,煮开以后饮服。一天服三次。 二便不通用皂荚烧过,研为末,稀饭送服三钱,立通。又方:用皂荚炙过,去皮、子,研为末,加酒、面糊成丸子。每服五十丸。酒送下。又方;用皂荚烧出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受烟熏。亦有效。 黄肿气喘。用无蛀的皂角,去皮、子,醋涂,炙焦为末,取一钱,加巴豆(去油膜)七枚,以淡醋研好墨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饭后服,陈桔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隔二日增药一丸,以愈为度。 身、面发肿。用皂荚去皮炙黄。锉取三升,放酒一斗中浸透后煮沸。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脚气肿痛。用皂角、赤小豆,共研为末,酒醋调匀贴患处。 突然头痛。用皂角研末,吹入鼻中,令打喷嚏。 风热牙痛。用皂角一挺,去子,装满盐,再加白矾少许,黄泥封固,火煅后研为末,每日擦牙。 风虫牙痛。用皂荚研末涂齿上,有涎即吐去。又方:用皂荚、食盐,等分为末,每日擦牙。 肠风下血。用长皂角五挺,去皮、子、酥炙三次,研为末,精羊肉十两,细切,捣烂,和皂角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 脱肛。用无蛀的皂角五挺,捶碎,加水揉取汁浸患处,自收上。收后以热水烫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好不再脱肛。另外还须用皂角去皮,酥乐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米汤送服三十丸。 肾囊偏痛。用皂角连皮研末,调水敷涂痛处。 肛门肿痛。用皂角(炒焦)、水粉(炒),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摊巾贴患处,频频以水潮润。又方:用皂角七片,煨黄,去皮,出火毒后研为末。每服五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妇女吹乳。用皂角去皮,蜜炙,研细,酒送服一钱。又方:“妇人吹奶法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八字(按:一字等于分五厘),管教时刻笑呵呵。” 丁肿恶疮。用皂角去皮,酥炙焦。研为末,加麝香、人粪各少许,调匀涂患处,几天后疮根拔出。 小儿头疮。用皂角烧黑为末,剥去疮痂敷涂。几次即愈。 足上风疮(甚痒)。用皂角炙热烙患处。 大风癞。用找皂角二十条,炙过,去皮、子,以酒煎稠,滤过。冷后,加入雪糕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 积年疮疮。用皂角放猪肚内煮熟,去掉皂角,只吃猪肚。 鱼骨鲠咽。用皂角研末,吹鼻取嚏。 肾风阴痒。用稻草烧皂角,烟熏十多次,痒即止。用皂角子仁研末敷涂,几日可愈。 年久瘰疬。用无蛀皂角子一百粒、米醋一升、硇砂二钱,同煮干,炒信酥。依疬子多少,每一疬子服一粒,细嚼后米汤送下。酒浸煮服亦可。体虚的病人不用硇砂。 皂角刺: 小便淋闭。用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酒送服适量。 肠风下血。用皂角刺灰二两,胡桃仁、胡故纸(炒)、槐花(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伤风下痢(伤风久不愈,下痢脓血一天数十次)。用皂角刺、枳实(麸炒)、槐花(生用)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胎衣不下。用皂角刺烧为灰,酒送服三钱,另嚼葵子三、五粒,以患处如针刺为见效。 乳痈。用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疮肿无头。用皂角刺烧灰,酒送服三钱,另嚼葵子三、五粒,以患处如针刺为见效。 大风疬疮。用黄蘖末、皂角刺灰各三钱,研匀,空心服,酒送下。服药后,吃粥两三天及补乞药数剂。如四肢浮肿,有针刺出水再服,忌一切鱼肉和引风之物。 背疮不溃。用皂角刺(麦麸炒黄)一两、绵黄芪(焙)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以酒一碗乳香去渣乘热送下。 木皮、根皮:风热痰气,杀虫,产后肠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皂荚》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