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梅的拼音版

  • jué
    méi
  • féng
  • lěng
    zào
    yān
    guò
    shí
    lián
    tóng
    wàng
    lín
    chuī
  • lái
    méi
    huā
    jué
    xìn
    méi
    huā
    liáo
顾逢介绍和顾逢诗词大全

顾逢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复制作者 顾逢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果部 · 西瓜

形式:

释名 寒瓜 气味 (皮)甘、凉、无毒。 主治 口舌生疮。用西瓜皮烧过,研末,放口内含噙。 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阴干,研为末,盐酒调服三钱。 食瓜过多,人感适。用瓜皮煎汤饮服可解。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西瓜》

本草纲目 · 木部 · 杉

形式:

释名 杉、沙木。 气味 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 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 臁疮黑烂。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麻油调匀,布包贴患处,数次即愈。 肺胸痰滞。用杉木悄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四次, 小儿阴肿。用老杉木烧灰,加腻粉,调清油敷涂。 杉皮:刀伤、汤火伤。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末敷搽。或调鸡蛋清涂搽。 杉叶:风虫牙痛(同芎、细辛煎酒含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杉》

本草纲目 · 木部 · 秦皮

形式:

释名 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 (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 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 眼睛突然肿痛。用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加水二升半,煮成八合,饭后温服。 眼长挑针。用秦皮锉细,和沙糖水同煎,调大黄末一钱服,微泻见效。“ 血痢多年。用秦皮、鼠尾草、蔷薇根等分,水煎,去渣,再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六丸,一天服二次。亦可煎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秦皮》

本草纲目 · 果部 · 柑

形式:

释名 木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利肠胃中热毒,利小便,治难产。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柑》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枇杷

形式:

气味 实:甘、酸、平、无毒。 叶:苦、平、无毒。 主治 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叶: 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反胃呕哕。用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姜三惩煎服。 鼻血不止。用枇杷叶去毛,焙、研为末。每服一、二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酒齄赤鼻。用枇杷叶、枇杷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三次。 痔疮肿痛。用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共研为末。先以乌梅汤洗过患得,然后药末敷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枇杷》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