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归的拼音版

  • rén
    guī
  • hán
    bāng
  • yín
    yín
    shāng
    zi
    xīn
  • wàng
    guī
    wàng
    guī
    shī
  • qīng
    qīng
    zài
    shān
    quán
    wèi
    jiǔ
    rèn
    yuān
  • liú
    shuǐ
    fǎn
    xīn
    cǎn
    cǎn
韩邦奇介绍和韩邦奇诗词大全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
复制作者 韩邦奇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大青

形式:

气味 (茎、叶)苦、大寒、无毒。 主治 喉风喉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 小儿口疮。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 热病下痢。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各三两,胶二两,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大青汤”。 热病发狂。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此方名“大青四物汤”。又方: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此方名“犀角大青汤”。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大青》

本草纲目 · 草部 · 补骨脂

形式:

释名 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 (子)辛、大温、无毒。 主治 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二钱半(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盐汤或温酒送下。自夏至起,到冬至止。每天服一次。 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用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夜,晒干,加乌油麻(黑芝麻)一升炒,等麻子炸声绝后,簸去麻子,只取补骨脂研为末,以醋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盐汤送下。 肾虚腰痛。和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或加木香一钱亦佳。又方:破故纸(酒浸,炒)一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一斤,胡桃肉(去皮)二十个,共研为末,以蒜捣膏一两,和各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下,湿酒送下。妇女用淡醋汤送下。常服本方中壮筋骨,知血脉,乌须发,益颜色。此方名“青娥丸”。 妊妇腰痛。用破故纸二两,炒香后研成末。先嚼胡桃肉半个,然后用温酒调服药末二钱。此方名“通气散”。 定心补肾。和破故纸(炒)二两、白茯苓一两,共研为末;另取没药五钱,酒浸后煮化,和药末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故纸补肾,茯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 精气不固。用破故纸、青盐等分,同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小便频数,肾气虚寒。用破故纸十两(酒蒸过)、茴香十两(盐炒过),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酒送下,或以熟米、猪肾和药煨吃亦可。 小儿遗尿。用破故纸(炒过),研为末,每夜用开水冲服五分。 肾漏(阴茎不痿,精常流出,痛如针刺)。用破故纸、韭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二碗,煎至六成服下。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 脾肾虚泻。用破故纸(炒)半斤、肉豆蔻(生用)四两,共研为末,加枣肉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二神丸”。又方:照上方,加木蚝二两,名“三神丸”。 水泻久痢。用破故纸(炒)一两,粟壳(炙)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姜枣煎汁送下。 牙齿久痛。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 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附方 补骨脂为补肾助阳要药,男女皆可用。与胡桃同服,效果更好。介阴虚火旺,大便秘结的病,不宜用核本品。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补骨脂》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苎麻

形式:

气味 (根、叶)甘、寒、无毒。 主治 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小便血淋。用苎麻根煎汤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妊娠胎动(妊妇忽下黄色恶汁,状录胶,或如小豆汁,腹痛难忍)。用苎麻根(去黑皮、切细)二升、银一块,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现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银亦可。 肛门肿痛。用生苎麻根捣烂,令病人坐药上。 脱肛不收。用苎麻根捣烂,煎汤熏洗。 背痈初起。用苎麻根熟捣敷上,一天换药几次,肿消即愈。 丹毒。用苎麻根煮成浓汁,一天洗三次。 刀伤折损。夏日收取苎麻叶,和石灰捣作团,晒干收存。临用时研成末敷伤处,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结痂。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苎麻》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兰

形式:

释名 紫菊。 气味 (根、叶)辛、平、无毒。 主治 诸疟寒热。用马羊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可加沙糖。 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打伤出血。用马兰、旱莲草、松香、皂树叶(冬日无叶,可用树皮)共研细,搽入伤口。 喉痹口紧。用马兰根(或叶)捣汁,加几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喉中,痰邮,口自开。 水肿尿涩。用马半、黑豆、小麦,加酒、水各一杯,煎成药一杯,饭前温服。 丹毒。用马兰、甘草,磨醋搽患处。 痔漏。春夏取生马兰,秋冬取干马兰,白水煮食,连汁喝下。又方:马兰,酒煮,焙、研后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米汤送下。另用马兰煎水,加一点盐。每天熏洗患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兰》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苦参

形式:

释名 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麦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不再梦遗。 饮食中毒。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即愈。 血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上。 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鼻疮流脓发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随时滴疮上。 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大风癞(按: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月后,每取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方:苦参末二两,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癞。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后服下。 瘰疬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热开水送下。 汤火伤。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苦参》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