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口县的拼音版

  • guò
    kǒu
    xiàn
  • liú
    sōng
  • tóu
    líng
    nán
    gāo
    liǔ
    shā
    tīng
  • shuǐ
    fèn
    péng
    róng
    róng
    绿
    shān
    sòng
    kuāng
    rǎn
    rǎn
    qīng
  • guò
    rén
    jiā
    shōu
    zǎo
    gāo
    wǎng
    shài
    xīng
  • yuán
    yóu
    qiān
    ān
    chéng
    fēng
    yǎo
    míng
刘崧介绍和刘崧诗词大全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
复制作者 刘崧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萆解

形式:

释名 赤节、百枝、竹木、白菝葜。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腰脚痹软。用萆解二十四分、杜仲八分,一起捣烂、筛过。每天清晨用温酒冲服一匙。忌食牛肉。 小便频数。用川萆解一斤,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送下。 白浊(漩面如油,澄下如膏)。用萆解、石菖蒲、益智仁、乌药等分,每服四钱,加水一碗、盐一小撮,煎至七成,饭前温服。一天服一次,盐酒送下。 肠风痔漏。用萆解、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如圣散”。 头痛发汗。用萆解、旋复花、虎头骨(酥、炙)等分为末。将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二钱,暖卧取汗即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萆解》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附子

形式:

气味 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附子》

本草纲目 · 草部 · 局箬

形式:

释名 鬼芋、鬼头。 气味 (根)辛、寒、有毒。 主治 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 附方 可用治肿病颈淋巴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局箬》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射干

形式:

释名 乌扇、乌、乌吹,乌蒲、凤、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 (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 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射干》

本草纲目 · 草部 · 玉簪

形式:

释名 白仙。 气味 (根)甘、辛、寒、有毒。 主治 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 附方 玉簪气味同根,可治蛇虫咬伤(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伤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玉簪》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