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屈原写出《天问》《招魂》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却仍无法将他的心意传达至君王面前。
哪里知道再奇丽的诗句,终究抵不过那小人的一句恶意重伤啊!

注释
天问:《天问》为屈原被逐后,见到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之祠堂,四下游览之后,身体疲惫,于壁画下修养精神,抬头正看到所绘图案,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的长篇诗作。
招魂: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它是模仿民间招魂习俗写成的,其中又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存在争议,一说屈原为“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而作;一说宋玉“哀屈原魂魄放佚”,因而作。
彻:穿透。
阍:宫门。
岂知:哪里知道。
敌:抵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龟蒙介绍和陆龟蒙诗词大全

诗人: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
复制作者 陆龟蒙
猜您喜欢

都下见西山

形式:

忽忽见西山,千峰螺黛簇。 宛若对中条,当年景可掬。 临眺重徘徊,屏营撼衷曲。 不见故山云,何况云下屋。 寸肠折大刀,拟上陈情牍。

复制 曹于汴 《都下见西山》

晋松阳乃翁年伯中丞公七帙

形式:

予友晋伯氏,叔子予同科。 共季对春闱,伯也先鸣珂。 时予栖燕市,朝暮相劘切。 伯翁寄书来,幸予亦窥阅。 首举娄公戒,唾面宜自乾。 无心与有心,侵我只欢然。 定当勿侵人,有往必有还。 衣宁用其故,屋宁居其小。 马宁跨其弱,趋事宁凌晓。 吾当坎轲日,国事必殚心。 吾当隆盛时,罔敢骄于人。 好友须缔结,缔结勿以财。 时事戒轻议,嘱事口莫开。 权门不可慢,权门不可近。 游士亦屏绝,一刺良重慎。 为吾具寿言,须入不仕语。 尔第吾起官,似尔为营取。 守静听自然,远到卜于汝。 一读一三叹,黄发之言芳。 喜不倦于教,是宜阀阅昌。 伯翁懋勋业,天署达龙荒。 赠言遍京国,不乏锦堂章。 组之用为寿,维以发潜光。 抑将告仕籍,式遵永靡忘。

复制 曹于汴 《晋松阳乃翁年伯中丞公七帙》
类型:

沈孟威年兄乃堂伯母节寿歌

形式:

孟威索句寿其母,子孝母贞两俱睹。 孝将寸草报三春,贞如劲柏凌千古。 孝道从来重显亲,不亏厥体显为真。 体分大小谁与辨,不亏其大几何人。 贞母德寿天与齐,笔匪如椽将焉题。 孟威孟威以忠孝,南极北堂绚紫泥。

复制 曹于汴 《沈孟威年兄乃堂伯母节寿歌》

咏知一张年伯似绿汀年丈

形式:

知一先生胸如日,直从造化窥灵根。 加纩不忧身且去,方忧吾道蓁其门。 校勘理气授冢嗣,双瞑浩浩归九原。 兹念固已达浑沌,下通万亿剖篱藩。 匪修匪证匪克悟,纷纷离析愧支言。 冢嗣孝廉真大孝,号天踊地昼为昏。 先生有神应注瞩,绵绵道脉绳绳孙。 张君孝亲孝以道,理气不裂孔颜存。 我学愦愦赖发觉,他年寸地夜可暾。

复制 曹于汴 《咏知一张年伯似绿汀年丈》
类型:

咏乔丹山先生

形式:

丹翁敦信义,恤孤矢不负。 三品归来日,弗忍私其有。 历扬二十年,共道畜丰厚。 甫及垂老时,脆甘啬于口。 身去肉未寒,莫能赡厥后。 清风拂乡闾,谤言真枉咎。 寄语月旦人,评骘胡可苟。

复制 曹于汴 《咏乔丹山先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