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离散。 顾影自怜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羁旅:漂泊流浪。 寥落:荒芜零落。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叛军,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艳曲二首

形式:

盈盈绮闼女,生长不知春。 开窗见百结,背面掩罗巾。

复制 李梦阳 《艳曲二首》

九月见花

形式:

长安桃李树,秋晚复花枝。 九陌寒烟里,无风自落时。

复制 李梦阳 《九月见花》

见素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触事叙歌辄成篇什数亦如之末首专赠林公

形式:

香含鸡舌曾为吏,日侍龙颜朝退时。 春色故摇三殿柳,晓风偏放万年枝。 锵锵剑佩鹓行乱,袅袅旌旗凤辇移。 迂谬一麾今廿载,半生心事白头知。

复制 李梦阳 《见素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触事叙歌辄成篇什数亦如之末首专赠林公》

郑生闻予种树有成便冒雪携酒来看郑时有江东之行

形式:

郑綮骑驴雪故来,无功行树及春栽。 沾濡立爱新松色,泠冻回惊早杏开。 密片深当红蕾集,寒声虚带翠蕤回。 思君蓑笠沧江上,酒罢番愁去舸催。

复制 李梦阳 《郑生闻予种树有成便冒雪携酒来看郑时有江东之行》

上方寺会监司诸公

形式:

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西海渐生归路月,上方无藉散花灯。

复制 李梦阳 《上方寺会监司诸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