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题情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轻拈着斑纹的竹子做成的毛笔写着心里的事情,细细的信笺抒写离愁别恨的话,可怜常常害相思之苦,都是你口中说的“肯”字,挑逗我等了多时。
乌云般的鬓发懒得去梳理,头上金凤钗也松散了,脂粉也不想施抹,颜容渐渐地衰减。长时间的独守空房让人伤情,心绪混乱,愁闷地倚靠着翠屏。
懒得去裁剪衣裳,针线活也闲下来了,连美酒都提不起劲头了,只能让玉壶生冷。才子情郎这一去音信全无,我只有长吁短叹,香脸上流泪如珠。
自古以来老天爷对好事都很吝啬,瓜儿的生长也总是先苦后甜。奶娘催逼拘管得像钳子一样紧,特别严。可越是从中阻拦,咱两人的感情却越深炽。
笑着用红袖遮挡着白色的蜡烛,不让我的才子情郎夜里苦读书。互相依偎互相拥抱欢愉取乐,只不过是为了应举才如此用功,就算考上了又怎么样?
百忙中你剪什么鞋样呢,我这里罗帐空空很寂寞,连篆香都发冷了。上前搂住可爱又可恨的娇娘,只不过是为了赶做嫁妆,就是误了嫁妆又有何妨?

注释
阳春曲:曲牌名,又名“喜春来”、“惜芳春”。题情:曲题。
斑管:有斑纹的竹子做成的毛笔。
银笺:洁白的信笺。恨词:抒写离愁别恨的话。
迤(yí)逗:勾引,挑逗。
鬓云:形容妇女鬓发美如乌云。金凤:凤形的首饰。
玉容:美称女子的容貌。
粉线:沾有黄、白色粉的粗线,用于裁衣时打底样。
琼浆:原指仙人的饮料,此处喻美酒。
好事:指男女间的爱情。俭:约束,拘检。
奶娘:即亲娘。紧拘钳:紧紧地加以拘束钳制。
间阻:从中阻拦。情忺(xiān):情投意合。
红袖:红色的衣袖。银烛:雪亮的蜡烛。
止不过:即只不过。迭应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
及第:科举应试后中选。
铰(jiǎo):用剪刀的两刃相夹切,用剪刀剪。
罗帏:罗帐。篆(zhuàn)香:犹盘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组歌咏男女恋情的散曲约创作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前后,为白朴定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之后所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一组曲子名曰“题情”,共六首。前三首写女子的相思,后三首写男女的相会。它们是互有关联而又能独立成篇的作品。

  第一首写初恋少女被情人撩起情感的风波后又遭冷淡时的复杂心情。前两句说女主人公将银白色的信笺细细折因,然后轻拈有着美丽斑纹的毛笔,打算一字字一行行地抒写自己的心事。而她的心事,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离恨”。第三句是女主人公的自叹之词,她初尝相思滋味,无计消除,而自悯自怜。最后两句说明女主人公这般相思这般恨,原因是因为她得到心上人的首肯。早已亲口许肯,却依然被“迤逗”,因而女主人公爱怨交加,恼恨绵绵。

  第二首和第三首可以看作是第一首中“迤逗”的具体内容:懒理鬓云、慵施脂粉;慵拈粉线,懒酌琼浆;还常常要在长吁短叹声中落泪。这样就样动地勾勒出一个陷于相思的情网中人的形象。

  第四首,表现女主人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语言质直有力,颇有古代民歌小调色彩。“从因好事天样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说明任何好事都像瓜儿要先苦后甜一样,历经磨难方能成功。这后一句是元人习用俗语,常被曲家引入作品中。“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古代少女居于深闺,从小就被家长严加看管,但是人的自然天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却关锁不住。最后女主人公的女度表达得极为分明,口吻犀利,活现出一个大胆、热烈,敢于藐视礼教、冲破封建罗网的女子形象。

  第五首写女主人公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蔑视。封建社会迫使青年男子追求功名,应试中举,不知拆散和破坏了多少热恋的和新婚的青年男女。女主人公的大胆举动,看似轻浪,实际是对科举制度破坏爱情幸福的批评,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青年男女的共同愿望。

  前五首都是女子的口吻,而第六首则是男子的声音,从男子角度表现这一对男女相爱的热烈程度。最后两首极具样活情趣,连起因看像是两组电影镜头,有声口,有场面,有俏皮的捣乱,有情急的嗔怪,十分样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朴介绍和白朴诗词大全

诗人: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
复制作者 白朴
猜您喜欢

书见素居壁

形式:

兹邦滨大淮,风气蠢以劲。 居恒肆攻剽,稍急辄星迸。 行坐挟刀剑,忘躯徇忿竞。 黠者持短长,狺吠思梗令。 书策既稠浊,徒史得放横。 为政济猛宽,计惟张弦更。 韩子亦有言,厥道在素正。 斋居励冰渊,虩虩守畏敬。 开门固其根,内省期不病。 孰谓莫予觏,岂弟神所听。 以此盟尔室,显显慎嘉命。

复制 李兆洛 《书见素居壁》
类型:

家心陔疲于津梁国

形式:

天涯渺难即,吾意其蹉跎。 江上无芙蓉,搴裳意云何。 吾子好筋骨,卅载历坎坷。 陆岂无虎狼,水岂无蛟鼍。 行行为谁驱,万里俯仰过。 讵云恃忠信,遂可轻风波。 放杖得小休,隐然契天和。 托宿在何许,前途尚陂陀。 造物劳以生,未死敢有他。 息阴谅非远,逝者亦已多。 仰视沧浪天,效彼劳者歌。 努力为我起,斯路幸不讹。 甘爱田父笑,毋为仆夫呵。 请借双行縢,以为安乐窝。

复制 李兆洛 《家心陔疲于津梁国》

梅关

形式:

戢山争凑,盘盘路几回。百寻双堑立,一罅五丁开。 树拔鲸牙出,人争蚁孔来。路旁余断碣,夫暇剔莓苔。

复制 李兆洛 《梅关》

丁丑年住怀远真儒书院构如是住成赋此记之

形式:

我字莪耳山边宅,迤逦平原带阡陌。 清池周匝玉一环,绿筱葱茏竿数百。 锄田灌圃有余暇,插柳栽花遂成癖。 可笑无端插腰板,十年宦海心虩虩。 迩时且喜解天韬,无那余辛尚如螫。 三径归来幸未荒,数月淹留翻似客。 苦为猪肝寻故人,竟忝皋比据讲席。 倦来隐几听咿唔,兴到论文逞胸膈。 院邻官廨错市廛,廊庑周围宽且硕。 所居山县不见山,窥牖兀然惟四壁。 一一棂扉向东启,早眠坐受朝阳炙。 绕屋循墙出其后,草石纵横地颇隙。 几树安榴撑路断,一勺坳堂秽流积。 两峰参差露眉宇,向我不语情脉脉。 眼前有景人莫知,大美弃置天所惜。 浚池种树先安排,披草拓基细规画。 连廊作栋架两楹,楹深二寻广十尺。 两面安窗状如榭,编竹为椽苇为笮。 涂塈装治阅几旬,匠沸工腾累昕夕。 一朝屋就急倚槛,惬意真如旧逋获。 双鬟窈窕来迎侍,俯媚清涟共鲜碧。 贴贴新荷镜子圆,垂垂短柳腰肢窄。 隔院分来嘉树阴,赌棋赢得奇僵石。 亟移棐几安笔砚,自拂尘床理书籍。 友生问字载酒来,旧侣间招试茶格。 相视翻然成一笑,先生无乃为形役。 容身而游亦已矣,居必求安圣斯斥。 人说此庐旧姓杨,无凿先生夙词伯。 亭颜片月楼会景,一时结构人啧啧。 败址颓垣了无处,数十年来事如弈。 况是栖栖一寓公,底事黄金虚牝掷。 人生分定良由天,各养其养适其适。 由来林壑性所耽,易性违情祇成厄。 但有即时一杯酒,遑问平生几两屐。 后来者谁吾不知,大块茫茫几今昔。 夜来频觉乡梦轻,晓起仍愁诗债迫。 山光旦暮看不定,多少浮云变苍白。

复制 李兆洛 《丁丑年住怀远真儒书院构如是住成赋此记之》
类型: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

形式:

黄海安期宅,青山太白祠。 何如九龙坞,小酌二泉池。 涧畔多瑶草,松根足伏芝。 无因小儿女,却负向平期。

复制 李兆洛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