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膏

释名
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主治
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此方名“鹊石散”。
小儿丹毒。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
骨蒸劳(外寒内热,附骨而蒸,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四肢渐细,脚上浮肿)。用石膏十两,研细,水调服。每服一茶匙,一天两次。
肺热喘嗽。用石膏二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生姜蜜汤送下。
痰热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钱,研细,人参汤送下。
胃火牙痛。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加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细。天天擦牙,有效。
老人风热(内热,目赤,头痛,视物模糊)。用石膏三两、竹叶五十片、沙糖一两、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叶,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调糖吃下。
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头痛,心烦,流鼻血。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风热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钱、面粉七钱,研细,加水调匀,锅里煅红。冷定后化在滚酒中,趁热服下。盖被发汗。连服药三日,病愈。
雀目(按:即黄昏后不能视服)。用石膏粉一钱放在两薄片猪肝中,外用绳捆好,在沙锅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
湿温,烦渴,多汗。用石膏、灸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两小匙,热水送下。
水泻,腹内如雷呜。用火煅石膏,加米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铅丹为衣。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妇女乳痈。用石膏煅红,研细。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服药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药一次,即见效。
油伤火烧。用石膏粉敷上。
刀伤。用石膏、沥表,等分为末,扑洒伤处,不要沾水。
疮口不收。用石膏烧红,研以二两,加铅丹半两,共研为末,洒疮上。此方名“红玉散”。
口疮咽痛。用石膏煅过,取三两,加丹砂三钱半,脑子少许,共研细,点患处。
李时珍介绍和李时珍诗词大全

诗人: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复制作者 李时珍
猜您喜欢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

形式:

碧波帘幕垂朱户, 帘下莺莺语。 薄罗依旧泣青春, 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 凤笙何处高楼月, 幽怨凭谁说? 须臾残照上梧桐, 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复制 冯延巳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
类型: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

形式:

角声吹断陇梅枝, 孤窗月影低。 塞鸿无限欲惊飞, 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香闺, 行人去路迷。 门前杨柳绿阴齐, 何时闻马嘶?

复制 冯延巳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

抛球乐·年少王孙有俊才

形式:

年少王孙有俊才, 登高欢醉夜忘回。 歌阑赏尽珊瑚树, 情厚重斟琥珀杯。 但愿千千岁, 金菊年年秋解开。

复制 冯延巳 《抛球乐·年少王孙有俊才》

酒泉子·庭下花飞

形式:

庭下花飞, 月照妆楼春事晚。 珠帘风,兰烛尽,怨空闺。 苕苕何处寄相思, 玉箸零零肠断。 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复制 冯延巳 《酒泉子·庭下花飞》

酒泉子·深院空帏

形式:

深院空帏, 廊下风帘惊宿燕。 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 刚爱无端惆怅。 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

复制 冯延巳 《酒泉子·深院空帏》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