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
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

注释
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天河:银河。
云间:天上,喻宫廷。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
贞元:唐德宗年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当时:一作“如今”。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因革新运动失败。柳、刘等八人,都被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零宦海、久经风波之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透。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不喻郡主。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不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这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到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不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然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此时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透万千,所不,无论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不察觉到诗人的心情激动的程度,他的心潮是起伏难平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同辛兖州巢父卢副端岳相思献酬之作因抒归怀兼呈辛魏二院长杨长宁

形式: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复制 戴叔伦 《同辛兖州巢父卢副端岳相思献酬之作因抒归怀兼呈辛魏二院长杨长宁》

过柳溪道院

形式:

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复制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

松鹤

形式: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 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

复制 戴叔伦 《松鹤》

过三闾庙

形式: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复制 戴叔伦 《过三闾庙》
类型:

游道林寺

形式: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 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复制 戴叔伦 《游道林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