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诸弟砥石命

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成死铁。意惭身将利器,而使其不光明之若此,常缄求淬磨之心于胸中。数月后,因过岐山下,得片石如绿水色,长不满尺,阔厚半之,试以手磨,理甚腻,文甚密。吾意其异石,遂携入城,问于切磋工。工以为可为砥,吾遂取剑发之。初数日,浮埃薄落,未见快意。意工者相绐,复就问之。工曰:「此石至细,故不能速利坚铁,但积渐发之,未一月,当见真貌。」 归如其言,果睹变化。苍惨剥落,若青蛇退鳞,光劲一水,泳涵星斗。持之切金钱三十枚,皆无声而断,愈始得之利数十百倍。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代,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
吾常睹汝辈趋向,尔诚全得天性者。况夙能承顺严训,皆解甘心服食古圣人道,知其必非雕缺道义,自埋于偷薄之伦者。然吾自千名在京城,兔魄已十九晦矣。知尔辈惧旨甘不继,困于薪粟,日丐于他人之门。吾闻此,益悲此身使尔辈承顺供养至此,亦益忧尔辈为穷窭而斯须忘其节,为苟得眩惑而容易徇于人,为投刺牵役而造次惰其业。日夜忆念,心力全耗。且欲书此为戒,又虑尔辈年未甚长成,不深谕解。今会鄂骑归去,窴置石于书函中,乃笔用砥之功,以寓往意。欲尔辈定持刚质,昼夜淬砺,使尘埃不得间发而入。为吾守固穷之节,慎临财之苟,积习肄之业,上不贻庭闱忧,次不贻手足病,下不贻心意愧。欲三者不贻,只在尔砥之而已,不关他人。若砥之不已,则向之所谓切金涵星之用,又甚琐屑,安足以谕之,然吾固欲尔辈常置砥于左右,造次颠沛,必于是思之,亦古人韦弦铭座之义也。因书为砥石命,以勖尔辈,兼刻辞于其侧曰:
剑之锷,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扬。砥乎砥乎,为吾之师乎!仲兮季兮,无坠吾命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年我行走在呉江边,得到一把亭长赠送的宝剑。心里知道它不粗劣,用匣子珍藏着非常喜爱和重视,从来没有轻慢地打开看。今年秋天在秦地,无特别原因打开来,只见剑身颜色暗淡,积了厚厚的锈,几乎变成一块烂铁。随身携带的利器,却使它不锃光明亮到如此的地步,想来就很惭愧,因而在心里面常存有请人淬炼磨砺的想法。 几个月后,因为路过岐山脚下,得到一块颜色像绿水,长度不满一尺,宽与厚相当于长度一半的石头。尝试着用手触摸,感觉纹理滑润细密。我猜想这是块奇异的石头,就携带了进城,向打磨工匠询问,工匠认为可作一个磨刀石,我就取剑用它磨锋。最初几天,表面上的铁锈落掉一些,看不出让人满意之处。猜想是工匠欺骗我,又前去询问,工匠说:「这块石头纹理极为细嫩,所以不能快速地使坚硬的铁锋利,只要经常慢慢地打磨它,不满一月,应该见到剑的本来面貌。」回来后按他所说的做,果真看到变化。蒙在剑上的暗黑色一齐剥落,好像靑蛇蜕去了旧的鳞皮,剑气水光相映照,把星斗的光芒都压制住了。拿着切三十枚铜钱,都无声无息就断了。超过刚得到时的锋利程度几千倍。 我因而感叹,认为金属的坚硬,在金木水火土五材中居首位,等到工人铸造为剑器,又成为器物中最锋利的。这把剑依仗着质地的坚硬和锋口的锐利,如果一时不磨砺,尚且跟一般的铁没有区别,何况质地柔软锋刃钝涩的其它东西,并且又得不到磨砺,就会化为粪土,又怎能和烂铁相比较呢?由此更加明白人生于世间,只要没有眼瞎、耳聋、声音哑失等疾病,那么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的本性就都具备,本性完备,那么和豺狼燕雀等走兽飞禽也就不同了。如果有人公然忘掉和舍弃像在磨刀石上磨刀那样不断提高名节品德的正道,反而用狂妄的语言和放纵情欲的方式做事情,模糊不清的外来的脏物,累积成污垢和丑恶,每天都还不觉悟,以至于残害天性和天理,那么活着的时候是天地间的一个废物,死了又与尘土一起丢弃,这难道不是白白辜负了日月时光吗? 我常常看到你们的志趣取向,你们确实是具备五常天性的人,何况向来能顺从地接受父亲的教导,都懂得愉快地接受消化古时圣人传下来的道理,知道你们一定不是损害道义自甘埋没在轻薄小人之中的人。然而我从在京师求取功名以来,已经十九个月了(月亮已经隐去了十九次)。知道你们害怕对父母不好,被柴米困扰,天天向他人乞讨。我听说这些,更加悲伤我这一身使你们顺从地接受供养父母到如此的境地,也更加担心你们因为穷困而一时忘掉自己的操守,被苟且得到的东西所迷惑因而顺从他人,为到处找人忙碌因而懈怠了学业。想要写下这些作为规诫,又担心你们年岁未长大成人,不能深刻明白了解。 现今恰逢鄂州驿站的人回去,就把砥石放在信函中,才写出用砥石磨剑的好处,来说明向来的心意。希望你们坚定地保持刚正的品质,日夜淬炼磨砺,使尘埃不能从像头发那样细小的缝隙侵入。因此写下《砥石命》,来勉励你们,同时镌刻文辞在砥石的侧面说: 剑的刀刃,常常磨砺才会保持锋利光亮;人的品德名誉,不断努力学习磨练才会传扬光大。磨刀石啊,磨刀石啊,你是我的老师!二弟呀,三弟呀,不要忘掉我的教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离家一年多的舒元舆给弟弟们寄磨刀石时写的一封信,对弟弟们进行谆谆的告诫。由宝剑锋从磨砺出,作者推想到人的品德学问,也要努力磨炼才能进步,否则就要后退。为勉励几位弟弟砥砺德行,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弟弟们,不要被生活所困而忘记了砥砺品行节操,可谓用心良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舒元舆介绍和舒元舆诗词大全

诗人:舒元舆

唐婺州东阳人。宪宗元和八年进士。文宗大和初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自负奇才,锐于进取。五年,献文阙下,为宰相李宗闵所抑,改著作郎,分司东都。与李训善,训为文宗宠遇,召为尚书郎,后为同平章事。甘露之......
复制作者 舒元舆
猜您喜欢

龟山寺纳凉呈宗衍师

形式:

宝洞然香罢,山堂问话中。 日将秋共淡,心与境浑空。 弹指看浮世,披襟纳远风。 因知宴坐者,白首乐无穷。

复制 孔武仲 《龟山寺纳凉呈宗衍师》

留题无咎卧陶轩

形式:

南陌尘如雾,北窗清有馀。 虽无彭泽柳,已富邺侯书。 昼永禽音缓,门闲马迹疏。 翛然即高枕,嘉兴拟湓庐。

复制 孔武仲 《留题无咎卧陶轩》

经父云自到京止得一书颇怀忧想因寄

形式:

万事峥嵘不自由,年来书信最绸缪。 雁飞玉塞无多地,人望神都正倚楼。 只恐边风多浩荡,故令音驿每迟留。 何如款段相随出,乡曲长为马少游。

复制 孔武仲 《经父云自到京止得一书颇怀忧想因寄》

苏子瞻雪堂

形式:

古县东边仄径开,先生曾此斸蒿莱。 鸾凰一去应不返,花柳当年皆自栽。 画壁苍茫留水墨,朱栏剥落长莓苔。 邻翁笑我来何暮,检点风烟兴尽回。

复制 孔武仲 《苏子瞻雪堂》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三

形式:

南津瀺灂夜风微,投晓湖灵更发机。 想像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 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 却上丛祠荐牲酒,荆云隐隐尚朝晖。

复制 孔武仲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