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托咏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外一轮月亮又圆又亮,对着它拜一拜后,诉说心底的祝愿:一定要常圆,不要有一点缺损,愿天下有情人都像你一样团团圆圆。

注释
托咏:以物寓志,托物咏怀。
剔秃圞(luán):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
是必:一定要。
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诗、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这支小令所用的几乎是日常口语,朴实而生动,使人似乎听到少女的娓娓诉说,颇具元曲的特有风采,充分体现了作品作为“曲子”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宋方壶

元末明初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元惠宗至正初年,曾客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来往湖山之间。後因「海内兵变,西北州郡毒於侵暴屠烧,而编民於死者十九」。便移居华亭,築室於莺湖之西,「......
复制作者 宋方壶
猜您喜欢

念奴娇 · 寄杭州蕙愉大姑

形式:

故园秋暮,怅光阴别后,风梭过眼。欲把离愁传尺素,争奈银笺嫌短。听雨帘栊,扫花台榭,处处寻思遍。回头欢境,算来空付微叹。 多少胜迹前朝,香车画楫,尘影如潮满。明月江山曾入梦,却被箫声吹断。遮莫年来,镜中云鬓,湖柳丝偷换。新游须记,酒痕襟上休浣。

复制 李慎溶 《念奴娇 · 寄杭州蕙愉大姑》

蝶恋花 · 萤

形式:

旧苑秋芜兴废警。怯小愁单,短梦何时醒。明月不来天又暝。竹边水面光无定。 庭院沉沉街鼓静。三两斜飞,做就凉宵景。携扇兜裙风露冷。几回踏碎梧桐影。

复制 李慎溶 《蝶恋花 · 萤》

一落索 · 春雨缠绵偶以遣闷

形式:

晓雾溟蒙庭树。弄晴无据。深垂帘幕护轻寒,却约得、炉香住。 燕燕莺莺无语。恼将春去。只多落絮与飞花。还未到、听秋雨。

复制 李慎溶 《一落索 · 春雨缠绵偶以遣闷》

壶中天春阴

形式:

帘衣深下,但溟蒙一片,频飞轻雾。十里红楼都似水,惟有莺声低度。杨柳多情,和春共瘦,还替春凄苦。揉昏搓暝,粉香犹未成絮。 生怕燕子归来,沉沉绿暗,换了门前路。见说钿车南陌少,几日芳游轻误。山枕馀熏,云屏萦梦,绊得清寒住。无聊人起,洒窗时响疏雨。

复制 李慎溶 《壶中天春阴》

庆宫春水仙花

形式:

新晕移盆。浓香坠儿,相逢正在梅边。曾否凌波,何人为拟飞仙。湘江夜、水如云冷,甚惊鸿、来往翩翩。算殷勤、解诉清愁,只有幽弦。 从教风露欺难到,料宫黄纤小,无奈冰天。一笑搴芳,人间又换华年。南园花信犹迟滞,占春光、偏在春先。定归期,梨梦初醒,柳色初妍。

复制 李慎溶 《庆宫春水仙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