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弄影阑干。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类型:

鉴赏

  “水亭”两句,“水亭”临水,所以“花”即夏日莲花也。此言夏日深夜,月光如水泻在花上、叶上、水亭上和亭中之人身上。本来夏日暑热手不停扇,但如今时已深夜,人在水亭,就不需要频摇扇子,故曰“扇与人闲”。“弄影”两句,状归隐。“抽簪”,仕官者束发整冠,而用簪固冠发上,今言“抽簪”,即是暗喻卸仕归隐。沈约《侍宴乐游苑》诗有:“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即是指卸仕也。此言人在亭旁栏干伫立,月照人影倒映水中摇晃不停,“无官一身轻”,所以能抽去燕形玉簪,卸去官帽而自由自在了。上片记述一位卸仕之人的闲适情状。 

  “心期”两句,述因闲致愁。言此人闲极无聊,就用亭旁池中莲子作卦具,暗暗祈祷而卜之。可是卜象却并不理想,因此不由得心中烦恼,紧皱起双眉。“秋入眉山”,即是愁入眉头之谓。可参阅词人《唐多令·惜别》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句意。“翠破”两句,触景生情。此人心中烦恼,再加上池中的荷叶、莲花因已生出莲子而开始破残,所以他睡在湘妃竹编制的竹席上,翻来覆去一夜无眠,直至拂晓寒意侵人,就更加清醒了。下片述因闲适无聊而烦愁的一种心理活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吴文英介绍和吴文英诗词大全

诗人: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
复制作者 吴文英
猜您喜欢

漆匠王荣朱法座求颂

形式:

大鉴祖师曾指出,拄地撑天黑似漆。 众生日用多不知,王荣代代承恩力。 承恩力,皎如日,掷地金声更坚密。 两手持来付与人,一任高低酬价直。

复制 释慧空 《漆匠王荣朱法座求颂》

览天童示寂偈

形式:

太白峰前青海尾,一目秋光弥万里。 渔翁醉入芦花深,白鸟不飞天在水。

复制 释慧空 《览天童示寂偈》

此庵真赞

形式:

此据胡床捉尘拂老和尚,恶手段不可近傍。 曾将千五百斤铁枷,顿在山僧项上。 而今笔下见之,亦自心惊胆丧。 得人一尺,还人一丈。 愿以此百亿佛刹微尘数不可说劫,为之寿量。 于其中间荷负杨歧重担,倒跨三脚驴儿。 奔走四海之龙象。

复制 释慧空 《此庵真赞》
类型:

谷堂真赞 其二

形式:

予常对人言,谷堂老子,人类精奇,缁流标格。 若挽置江湖之上,予则谓之沩山道人慕哲。 若任其乘桴之能,谓之飞山宗一。 至于江湖不涉,乘桴不居,予将望洋向若而失,又欲引谁为等匹。

复制 释慧空 《谷堂真赞 其二》

入风赞

形式:

入风无根当处彰,一为热恼一清凉。 乾城影里金刚眼,傀儡棚头古佛场。 与世推移元不动,随人忧喜竟无妨。 可中若有纤豪许,物我相持意未忘。

复制 释慧空 《入风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