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 天上月

五代十国 : 无名氏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天皎皎月一轮,远望犹如一团银。 夜深更满尽,风儿阵阵紧, 风儿啊,替我吹散月边云。 让明月。照见我那负心人!

注释

团银:一团银子,这里采用谐音的修辞手法。团,即“圆”,象征团圆。“银”,与“人”谐音。 更阑(lán):更残,即夜深。更:古代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名称,一夜分为五更,一更约两小时。阑:尽,完。 奴:古代女子自称,此处自称“奴”,带有谦卑的感觉,表示词中的女主人公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负心人:不负责任、抛弃恋人的人,多指男子,这里指女子的意中人。负:原误作“附”,王国维校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望江南·天上月》是一首敦煌曲子词,是唐五代时期作品。本词在清代光绪年间,被发现于甘肃敦煌县的石室里,记载于唐人手写的卷子。此词写一位深夜无眠的思妇,她失神地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耳边传来渐紧的风声,入骨的相思,久别的深恨,一起涌上心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当代学者张锡厚:《唐宋词鉴赏辞典》: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不仅表现在构思的新巧,想象的丰富,而且还在于作者紧紧抓住弃妇爱极生怨与怨而生恨的感情变化,并通过这些感情变化的生动描写,强烈谴责负,心人的不义行为,进一步抒发埋藏在弃妇心中的郁愤,给人留下火辣辣的印象。 当代学者张璋:《全唐五代词笺评》:宋罗烨《醉翁谈录》载有意娘《相思歌》云:‘我有一片心,无人向我说。顺风吹散云,顶对天边月。’与此词极相似,足见敦煌此词至宋犹传,故袭用之。 当代学者陈谦豫:《历代名篇选读》:全词感情真切,语言明白如话,反映出民间作品的鲜明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赠大中镇国长老

形式:

昔从东南来,税驾依金地。 迎风步峻阁,始眺澧阳市。 苍茫烟雾下,一水萦如袂。 夷落杂连峰,精庐遥相峙。 宅土信羁客,杜门忽弥岁。 风云一萧散,身世两无累。 怀归怅有感,史迁念留滞。 引脰企昔游,野马埋苍翠。 何时篮舆去,复将老师值。 请扫岩下石,为述空王偈。

复制 沈辽 《赠大中镇国长老》

次酬韵李正甫对雪

形式:

苦寒冽冽日夜增,朔风轩轩势相凌。 遥山顽碧空崚嶒,高堂闲坐拥敝缯。 欲釂一杯意已仍,浩歌黄竹但伏膺。 愁云漫漫方四腾,海气上薄初不胜。 雪霰杂下风作棱,渐著弱柳头鬅鬙。 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 纷然不已失沟塍,一饮一斗心易矜。 试步薄冰犹战兢,圆圭方璧降复登。 忆昔前年正严凝,摄事大蜡清晨兴。 平生看雪实未曾,健仆骏马半醉乘。 或前或后望交朋,不辨明河与玉渑。 烈火万炬气不蒸,被面惟有冻与冰。 归来心目如水澄,喜看道旁刳作灯。 丰年为瑞古有称,冻死何暇谈邹滕。 欲邀君饮恨不能,相酬莫问准与绳。

复制 沈辽 《次酬韵李正甫对雪》

云间

形式:

蜡屐去阳羡,乘桴望云间。 腰垂陶令印,意在庄生环。 斯民久困敝,何用惠孤瘝。 于心傥有愧,拂衣归故山。

复制 沈辽 《云间》

秋早登住阁

形式:

病夫倦拘郁,遐赏寄重阁。 大火欲西流,高林已摇落。 海旁土气浅,风雨易回薄。 数日多狂飙,馀暑亦潜却。 千山在天际,清气遥可托。 平生乐烟霞,幽步谁与约。 缅怀机云辈,襟灵信夷廓。 草草蹈危机,千载尚可啄。 吾知非世用,白首甘寂寞。 摄令亦偶然,何能求民瘼。 勾钉尽诛敛,下笔良多怍。 不如陈太丘,行归老丘壑。

复制 沈辽 《秋早登住阁》
类型:

晋室

形式:

晋室昔中圯,正人多戮死。 加害宁无辞,惟其不徇己。 朝室有难置,山林或能已。 谁云清议在,美玉不全燬。 旷达余所嘉,数欲玩遗史。 抚卷辄增感,终夕那复理。

复制 沈辽 《晋室》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