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

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梦得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 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竹枝词》是唐代文学家刘梦得的组诗作品。刘梦得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首诗是其中一组的第一首。此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苕溪渔隐丛话》:《竹枝歌》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尔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也有情。」予尝舟行苕溪,夜闻舟人唱吴歌,歌中有此后两句,馀皆杂以俚语。岂非梦得之歌,自巴渝流传至此乎? 《四溟诗话》:李义山「江上晴云杂雨云」,不如刘梦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又:刘梦得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措词流丽,酷似六朝。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曰:《子夜》遗情。周珽曰:起兴于杨柳、江水,而借景于东日、西雨,隐然见唱歌、闻歌无非情之所流注也。 《唐风定》:六朝《读曲歌》体,如此方妙。「长恨人心不如水」,浅而俚矣。 《唐诗摘钞》:此以「晴」字双关「情」字,其源出于《子夜》、《读曲》。 《唐诗笺注》:「道是无晴却有晴」,与「只应同楚水,长短入淮流」,同一敏妙。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诗中谐隐始于古《槁砧》诗,唐贤间师此意。刘梦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温飞卿「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古趣盎然,勿病其俚与纤也。 《唐贤小三昧集》:双关语妙绝千古,宋元人作者极多似此,元音杳不可得。 《诗境浅说》:此首起二句,则以风韵摇曳见长。后二句言东西晴雨不同,以「晴」字借作「情」字,无情而有情,言郎踏歌之情费人猜想。双关巧语,妙手偶得之。 《诗辩诋》: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秦筝曲

形式:

翩翩罗袜明珠光。抱得秦声上高堂。调弦促柱移清商。 移清商,翻翠袖。满满斟,曲曲奏。

复制 宗臣 《秦筝曲》

阳春曲

形式:

春华灿灼春月明。侏唇玉颊扬哀声。凄凄切切动君情。 动君情,得君悦。流青云,飞白雪。

复制 宗臣 《阳春曲》

关山月

形式:

良人一别妾,长剑远从戎。涕泪青楼里,音书紫塞东。 关河秋色动,机栘月华空。亦有寒衣在,年年望北鸿。

复制 宗臣 《关山月》

出塞

形式:

青海传烽燧,黄沙入鼓鼙。单于屯塞北,大将出辽西。 落日胡笳惨,悲风汉马迷。燕将有奇石,勒笔待君题。

复制 宗臣 《出塞》

寄衣曲

形式:

征人夜度辽,寒衣今去洛。妾恐如寒衣,春来不堪着。

复制 宗臣 《寄衣曲》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