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 到韶山

现代 :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注释

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故园:故乡,指韶山。 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高悬:高高举起。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为有:因为有。多:增强激励。敢教:能令、能使。 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喜看:高兴地看到。菽:豆类的总称。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七律·到韶山》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毛泽东
猜您喜欢

女儿子 其二

形式:

回川逆折声潺潺,枕边流泪摧朱颜。

复制 景翩翩 《女儿子 其二》
类型:

女儿子 其一

形式:

哀猿一声夜未半,峡峡柔肠寸寸断。

复制 景翩翩 《女儿子 其一》
类型:

青溪曲 其一

形式:

昨自建州来,侨住青溪北。 纷纷白皙郎,群趋愿相识。

复制 景翩翩 《青溪曲 其一》

青溪曲 其三

形式:

石桥横溪水,华月流青天。 桥上步罗袜,可是凌波仙。

复制 景翩翩 《青溪曲 其三》

青溪曲 其二

形式:

日乘芙蓉车,七贵相尔汝。 妾本吴中人,好就吴侬语。

复制 景翩翩 《青溪曲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