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陈庭学序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南地区的山水,只有四川最为奇异。然而它与中原地区远隔万里,陆路有剑阁栈道的险途,水路又有瞿塘峡、滟滪堆的忧虑。骑着马,在竹林和崇山峻岭中穿行,常常是几十天都看不到峰顶。站在高处向下俯视,高峻的山谷深不可测,令人胆战心惊。从水路走,那江中的礁石凶险尖利,波涛旋涡诡异险恶,小船一旦有尺寸差池,往往粉身碎骨,沉入江底而葬身鱼腹。既然是如此艰险,因而那些没有体能的官员不可以去游历,那些有文采而无材质(感受力)的人,即使去游历也不会有收获。不是身强体壮的人,大多会老死在这个地方,为此,那些爱好奇异山水的人都会感到遗憾。 天台陈庭学君,擅长作诗,多次以中书左司掾之职而随从大将北征,建有功劳,提拔为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经过水路到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曾经在此生活过,英雄豪杰曾在此攻伐征战、驻扎防守过,诗人文士也曾在此游历观览、饮酒射覆、赋诗吟咏。庭学无处不去游历观览,之后必定发而为诗,用来记录这些地方景物和时序的变化,由此他的诗艺更加精湛。三年之后,庭学依惯例自己辞职归来,在京师和我相聚。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语气更加豪壮,志趣理想更加高远,这大概是他得益于山水帮助的缘故吧。 我内心很是惭愧,正当我年少时,曾经立志要出游天下,只是由于学业未成而不得空闲。等到可以出游的壮年时,四方战乱,我无处落脚容身。到现在圣主兴起,天下太平,四海成为一家,然而我却越来越老了。想要像庭学那样游历天下,还有可能吗? 然而,我听说过古代的那些贤士,像颜回、原宪,他们都处在野草都长得埋没了门户的陋室之中,而志向和意气却始终非常高远充沛,仿佛有一种囊括天地宇宙的胸怀。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有超出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庭学大概就是尝试着回去探索这方面的东西吧。如果庭学有什么收获,就要告诉我,那样的话我将不只是惭愧而已。

注释

川蜀:泛指今四川一带。 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写此文时,宋濂正在河南龙门山讲学。 剑阁栈道:栈道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栈道:在山势险峻无路可行的地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 瞿塘:即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滟滪:即滟滪堆,在瞿塘口,是突出在长江江心的巨石,为长江上著名的险滩。虞:忧虑。 杳:深邃朦胧貌。 悼栗:颤抖。 波恶:形容波涛很大很凶。涡诡:指怪异的旋流。 糜碎:粉碎。 天台:县名,今属淅江省。 中书左司掾: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宫,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把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下置左右司,分管省事,明初尚沿元制,掾:古代属官的通称。 擢:提升。指挥司:明代在各省设置的地方军事机关。照磨:指挥司的属官,主管文书。 扬子云,司马相如:并为西汉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曾封武乡侯,故后人亦称之诸葛武侯。 射:指射箭,为古代六艺之一。 侈:大,多。 顾:不过。 四方兵起:指元末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反元战争。 耄:老。 颜回、原宪:都是孔子的学生,一生穷困而德行很高。 得无:岂不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送天台陈庭学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天台学士陈庭学所做之序。行文规整,在文中也透露出作者自身的豪气和对知识的孜孜追求。和《送东阳马生序》类似,都被教学大纲选入过教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宋濂介绍和宋濂诗词大全

诗人:宋濂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
复制作者 宋濂
猜您喜欢

命子归乡

形式:

扁舟载月下沧浪,收拾清风满布囊。 醉眼独嫌天地窄,归心犹恨道涂长。 斯文老我狼忧狈,苛政驱人虎逼羊。 子去我留情罔极,倚门终日泪相望。

复制 徐孜 《命子归乡》
类型:

题友人秋试闱手卷 其二

形式:

沙头未肯别匆匆,多少绸缪不语中。 时景自非今日事,交游得见古人风。 已将雁塔名传世,更自狮山翠倚空。 此主此宾须此画,好将题句遍江东。

复制 徐孜 《题友人秋试闱手卷 其二》

旅中苦病 其二

形式:

年年薄命怨东风,不独愁中又病中。 修药无方堪去疾,问姑有酒可治聋。 枌榆祷社家家少,桃李春风处处同。 世异时殊嗟往事,一天风雨吐晴虹。

复制 徐孜 《旅中苦病 其二》

次答齐善令

形式:

故人住隔一山高,诗酒尝怀意气豪。 举世久知才不器,良材未展笔如刀。 生来浪迹类萍梗,老去编氓入部曹。 万里供输穷地力,乐天知命莫辞劳。

复制 徐孜 《次答齐善令》

归途会故人

形式:

乱后重逢喜可知,丹心难改鬓毛丝。 相亲槃水秋风日,细话钱塘夜雨时。 献策君犹期上国,种葩吾已满东篱。 平生曾有青云志,回首难为薄务移。

复制 徐孜 《归途会故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