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尊 一作: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本首诗即是其中的第二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牧介绍和杜牧诗词大全

诗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
复制作者 杜牧
猜您喜欢

送黄畴若尚书

形式:

轩裳本外物,轻重非所关。 俗子不识真,贪荣强跻攀。 苟求既得志,巧计仍朋奸。 谁知国士胸,取舍超人寰。 不忧节不高,任重忧力孱。 公家太史氏,阅世多险艰。 无心羡尊显,名塞穹壤间。 尚书续正脉,清泉泻潺潺。 操修不敢怠,粹美无可删。 垂垂蹑政途,念念思江山。 上欲登绝顶,下欲临碧湾。 勇退得所愿,喜见冰雪颜。 是中有真趣,景贶天所悭。 一朝归领略,拔萃玉笋班。 岂若嗜进徒,终身堕荒菅。 家声遂复振,旧观欣重还。 平生万事足,只欠素与蛮。 美官非我愿,宁复怜绿鬟。 却须富篇什,丽锦争斓斑。 九重念耆德,讵许长清闲。 强敌未殄灭,罢氓正恫瘝。 譬如建大厦,运斧无输般。 愿公勉加餐,暂归随赐环。

复制 袁燮 《送黄畴若尚书》

和圆通禅老韵二

形式:

浮世营营只自私,谁参落叶与枯枝。 西来面壁原无语,却费圆通几首诗。

复制 袁燮 《和圆通禅老韵二》

游灵山二首

形式:

湖山秀美冠东南,况此山椒枕碧潭。 眼界宽平无限景,个中好处不容参。

复制 袁燮 《游灵山二首》

望东湖五首

形式:

澄泓万顷浸冰轮,千尺惊看玉塔新。 满目辉光相照耀,乾坤何处不精神。

复制 袁燮 《望东湖五首》

天童道上二首

形式:

嶪岌崭岩太白峰,高名千古独称雄。 放怀拟向山头立,宇宙都归一望中。

复制 袁燮 《天童道上二首》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