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楼记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
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其赘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不过是)水边上一个小小的居室罢了,偏左室内往上搭一间小楼。楼大一丈见方,四面开窗。南边有湖有山,北面有农田茅舍,平原延展在东,九龙山耸立在西。小楼筑成,高子登临纵目四望,说道:“可以了!山使我感到和顺舒畅,水使我觉得悠远闲静,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可以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多好呀!多快乐呀!可以终老此地了!”于是起名叫“可楼”,意思就是我心满意足以为可以了。 从前我年轻时,志向很大,想要游遍天下名山,寻找一个像桃花源那样美好的处所,寄居下来。我北方去了燕赵,南方到过闽粤,中原跨越了齐鲁殷周的故地,观览所及的,没有可以满我之意的,何以现在对这间小楼却以为可以了呢?咦,这倒是我的疑惑了。 大凡人的大患,产生于不满足。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满足,产生于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可以;无所不可以,这就无所不满足,这就无所不快乐了。现在的人极力谋求山珍海味,顶多享受一饱罢了;极力建筑高楼大厦,顶多享受起居活动的几席之地罢了;极力营造亭台花园,顶多一年中去游赏一两次罢了,这些都有何用呢!况且天下的好山好水很多,我不能每天去游玩,只要可以寄托我的志趣就行了。天下的山与水都是一样的,我有了这座小楼,也可以了。当然,有所可以也就会产生有所不可以,犹如事物都是有正有反对待的一样。我将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这样说来这座可楼也是多馀的了。

注释

可:适合人意。 高,使……高。 辟:同“壁”墙壁 九陆:指平原。 峙:屹立、耸立。 高子:作者自称。 可:动词,适合人意。 穆:同“睦”,和顺 被:通“披”,引申为享受。 暄:温暖。 曩:从前。 慨然:激昂的样子,也指情绪激昂。 栖:寄居。 逾:越过。 墟:遗址 营:谋求。 营居处:建造居住的地方。 营:建造、建筑。 岁时十一:文中指从每年适合游赏的时节中拿十分之一的时间。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十一,十分之一。 耦(ǒu):两人耕地,引申为匹敌、相对,指事物有正有反。 其:表揣测,大概。 赘:多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可楼记》是明代文学家高攀龙的一篇散文。文中夹叙夹议,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看法。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攀龙介绍和高攀龙诗词大全

诗人:高攀龙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
复制作者 高攀龙
猜您喜欢

至吉州第八十

形式:

挂帆远色外,缅邈怀旧丘。 江水风萧萧,乌啼满城头。

复制 文天祥 《至吉州第八十》

刘钦贡元第一百一十二

形式:

文章日自负,去家死路傍。 高视见霸王,感子故意长。

复制 文天祥 《刘钦贡元第一百一十二》

苍然亭

形式:

风打船头系夕阳,亭前老子旧胡床。 青牛过去关山动,白鹤归来城郭荒。 忠节风流落尘土,英雄遗恨满沧浪。 故园水月应无恙,江上新松几许长。

复制 文天祥 《苍然亭》

赠罗雪崖樵青

形式:

萧萧山下人,闭门衣裘单。 春心动溪谷,晓起扪松看。

复制 文天祥 《赠罗雪崖樵青》

误国权臣第三

形式: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 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复制 文天祥 《误国权臣第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