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观潮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注释

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潮水最大的日子。 漫漫平沙:广阔无边的江边平坦的沙滩。 走白虹:走,奔跑和滚动;白虹:指钱塘江潮。 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失手:因没拿住(玉杯)而倒翻。 晴天:因滚动的钱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蓝天也摇动不止。 晚日:因奔腾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十七日观潮》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七言绝句。诗第一句写的是潮头,像一道奔腾的白虹,刹时盖满了江两岸的沙滩;第二句写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让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倾倒而下,溅起的碎银玉屑;三、四两句是写满江涌动的潮水的力量,撼动了倒映其中的天地日月。诗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势和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陈师道介绍和陈师道诗词大全

诗人: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
复制作者 陈师道
猜您喜欢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 其二

形式:

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 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 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 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 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 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 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 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 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

复制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 其二》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 其二

形式:

浮凉却烦暑,明月流下地。 清辉濯雨馀,皓质离云际。 行失众星光,鉴彻繁阴蔽。 宴坐及宵分,徙倚不能寐。 欣兹吏牍阕,久已尘营弃。 淡泊道心生,简编非我累。 岂乏校艺长,方惭作人智。 群司肃从事,谬以斯文寄。 如何勖周行,勿云在下位。

复制 王慎中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 其二》
类型:

馀干道中寄怀江午坡佥宪

形式:

湖水日夜绿,轻舟随溯沿。 肃肃宾鸿羽,命侣悲楚天。 征人正盈抱,坐使忧思牵。 所思何为者,我友阻良缘。 昔望阔音容,几经芳岁捐。 缄素词难极,驰情间山川。 今来接面目,曾不须臾间。 四体为人役,从事嗟独贤。 仓卒执杯酒,沾唇不下咽。 新篇何由觌,妙理未及诠。 宿怀如纠结,待子解其缠。 乍见翻违去,持此竟莫宣。

复制 王慎中 《馀干道中寄怀江午坡佥宪》
类型:

饶州阅武赠屠兵备

形式:

桓桓使者居,扼楚复持越。 割镇山水邦,并提虎龙节。 庙画用老成,戎机资明哲。 指挥不须臾,顿使精采别。 好整兼多暇,教民方大阅。 中军雷鼓动,前表帛旌揭。 驰驱马足齐,坐作人声绝。 草木助行威,鱼鸟皆成列。 千屯知击刺,四境无盗窃。 风静鲸鲵波,氛收豺虎穴。 从容尊俎间,谈笑外冲折。 予本好奇策,当歌生壮烈。

复制 王慎中 《饶州阅武赠屠兵备》
类型:

洪芳洲养疾山中惠访草堂因而留馆

形式:

袅袅桂树枝,凉风日将变。 生色难久留,华光苦流转。 夫君如不来,何以慰偃蹇。 今夕良何夕,悠然适我愿。 片云本在山,出岫亦游衍。 吾园虽芜没,物气皆疏远。 以兹城郭深,岂必山林善。 开轩散烦促,凭楹息步践。 新飙起草头,白月浮池面。 萧间秋正初,徙倚夜方半。 君自所好殊,疵吝何足眷。

复制 王慎中 《洪芳洲养疾山中惠访草堂因而留馆》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