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彊。

译文及注释

韵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注解
森:密密地排列。戟:古代一种兵器。
宴寝:宴,意为休息。宴寝就是私室,内室。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居处崇:地位显贵。
斯民康:人民康乐。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神欢:精神欢悦。
吴中:苏州的古称。
群彦:群英。汪洋:众多。
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荤腥不宜于盛夏的时光,请大家把蔬菜和水果品尝。我俯首饮下一杯酒,抬头敬听各位金玉般声韵优美的文章。心情欢畅身子也变得轻捷,我真想要凌风飞翔。苏州有众多才士,俊秀的人物济济一堂。我明白都市所以宏大,并非多物产而是盛于文章。

注释

郡斋:指苏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燕:通“宴”。 兵卫:持执兵器的侍卫。 森:密密地排列。 画戟:因饰有画彩,称画戟,常用作仪仗。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戟,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 燕寝: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这里指私室,即上“郡斋”。此燕字也通“宴”,但义为休息。 清香:室中所焚之香。唐李肇《国史补》云:“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 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烦疴(kē):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疴,本指疾病。 居处崇:地位显贵。 斯民康: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达:旷达。 形迹:指世俗礼节。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聆:听。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神欢:精神欢悦。 吴中:苏州的古称。 群彦:群英。 汪洋:原意水势浩大。这里指人才济济。 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财赋彊:安史之乱后,天下财赋,仰给于东南。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应物介绍和韦应物诗词大全

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
复制作者 韦应物
猜您喜欢

景福寺

形式:

山留灌木冬长茂,岩抱阴云冻不开。 沧海未干徐福死,更于何处觅蓬莱。

复制 何彦国 《景福寺》

送乐安教谕周亦山

形式:

独佩传家印,芹宫一线春。 居然风月意,笑却簿书尘。 溪水吾同味,檐花道固贫。 迂寒从献笑,肯与俗为邻。

复制 何希之 《送乐安教谕周亦山》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其一

形式:

闲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 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 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 到山若赴昆仑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复制 初炜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其一》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其二

形式: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虬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网,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庬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羲轩致仁寿。 共羡乘蹻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

复制 初炜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其二》

题师子岩

形式:

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 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 虽无颦呻威,尚使百兽避。 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 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 澹岩冠湘中,瑰玮传万耳。 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 骨多欠膋血,草木咸枯悴。 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 石门何晃荡,坐久三叹喟。 径欲挽银潢,淙淙满人意。

复制 何麒 《题师子岩》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