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的境内。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长河:长河落日圆。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线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目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程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熏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目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程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熏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程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目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目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浑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目,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熏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熏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河流,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程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程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长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长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一说指古弱水(今额济纳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干流全长八百二十一公里,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后注入苏古淖尔(东居延海)和嘎顺淖尔(西居延海),其上游流淌在甘肃张掖地区,称羌谷水、鄂博河(古作弱水),流到酒泉地区就改称弱水,进入阿拉善盟则称额济纳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一作「候吏」,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屈复《唐诗成法》:前四写其芜远,故有「过」、「出」、「入」字。五六写其无人,故用「孤烟」、「落日」、「直」、「圆」,又加一倍惊恐,方转出七八,乃为有力。 徐而菴《说唐诗》:「大漠」、「长河」一联,独绝千古。 王阮亭《唐贤三昧集笺江》:「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后人全讲炼字之法,非也;不讲炼字之法,亦非也。」 曹雪芹《红楼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王观堂《人间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满江红 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

形式:

一派风霜,文章气、傲然孤立。方几上、微吟诗缓,读书声急。诸葛纶巾能对垒,淮阴赤帜都空壁。旧编中、兵法十三章,谁能识。 花下雨,沾衣湿。秋露后,垂成滴。向楼台望远,暮烟空碧。壮日有声成虎啸,穷时无泪随猿泣。愿生平、一仿鲁连高,诸侯客。

复制 曹尔堪 《满江红 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
类型:

南歌子 西湖夜泛

形式:

镜展娇如雪,衫轻怯受风。 薄阴偏觉鬓丝浓。 独喜清秋无暑、画船空。 频劝杯中绿,微添酒后红。 银筝一曲手玲珑。 见有檀痕低掐、印酥胸。

复制 曹尔堪 《南歌子 西湖夜泛》

西江月 其二 归真

形式:

一枕微侵云鬓,三更方卸鞋弓。 解衣瞥见舞裙红,何事挑灯相送。 会逐晓云俱散,魂随春絮常通。 鸳鸯睡醒画楼空,枉做人间痴梦。

复制 曹尔堪 《西江月 其二 归真》

朝中措 其一 龙潭驿怀旧

形式:

惊涛吹簸老龙憨,暮雨且停骖。 红树斜分建业,青山多在江南。 远樯排汉,乱帆击汰,百尺空潭。 一曲渭城歌罢,酒楼谁是何戡。

复制 曹尔堪 《朝中措 其一 龙潭驿怀旧》

忆秦娥 其三 伤逝

形式:

东君恶。 好花未足风先落。 风先落。 啼猿两岸,峡云飘泊。 问天搔首天疑错。 无端玉树尘埋却。 尘埋却。 诸公皆在,斯人不作。

复制 曹尔堪 《忆秦娥 其三 伤逝》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