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梅前 一作:梅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放,远远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树就像一堆堆白雪。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自己变化成数亿身影呢?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注释
闻道:听说。
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坼晓风:即在晨风中开放。
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何方:有什么办法。
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梅花:一作“梅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于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一月,陆游退居故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七十八岁。此时已是南宋时期,陆游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当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这首诗的首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写梅花绽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晓风”一词,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然情态;第二句中则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紧接的两句,突发奇思“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意思是说,用什么办法能变出千万个放翁,使每一株梅花下面都有自己在那里分身欣赏。身化千亿,设想可谓奇妙之至。梅花与诗人面面对应,是梅耶?是人耶?一时实难轻分,这又是诗人命笔奇特之处。这两句虽是点化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尽望乡”的诗意而来,但用在“雪堆遍满四山”的梅花世界中,不唯妥贴自然,而且情景相生极富有意趣。理由至少有三:以诗人78岁的高龄,面对树树姿态有异的梅山花海,一时当然不能逐个寻芳,所以化身分之赏之,自属妙想,此其一。又陆游年事虽高,但童心未泯,平时常有“梅花重压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的“出格”举动惹人注目,此时他突发奇思,想学仙人的分身法,亦是童心使然,很合乎心理,此其二。再者陆游常以梅花自比,且心中常存伯仲之间不分高下的感觉,如今面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诗人自负当然不甘心以一身仰视,须化身千亿才能与之匹敌相称,方不辜负诗人对梅花的一番感情。综观这三方面,此句表面上虽有借鉴之处,深入地体会实属情景相生之辞,正如当年林逋点化江为诗成梅花绝唱一样,均经过诗人的再创造,融会陶铸古人诗意而自出机杼,且能翻出新意,使诗更富有盎然的诗意和逗人入胜的意境。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诗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这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末句之情,试在脑中拟想,能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游介绍和陆游诗词大全

诗人:陆游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
复制作者 陆游
猜您喜欢

幽居图

形式:

混混幽涧泉,郁郁嘉树林。 水木互胶葛,颇惬静者心。 书翻白日静,鸟啼青嶂深。 兹地可佚老,聊以投吾簪。

复制 袁华 《幽居图》

长平戈

形式:

长平戈头土花碧,长平城下坑降卒。 将军战骨化黄埃,此物尚随锄钁出。 识铭漫灭蛟龙形,犹带征人磷血青。 也知在德不在险,四海承平安用兵。

复制 袁华 《长平戈》

寄题吴兴任孟晖溪山春晓画壁

形式:

我家苕溪山水窟,流寓娄东归未得。 前年避地到乡闾,亲戚欢迎慰岑寂。 长桥崒峍势如龙,下饮大溪垂渴虹。 先人旧业桑梓在,石田数亩松亭东。 南望群峰奔万马,淼淼鸥波连若下。 桃花夹岸放渔舟,疑是仙源问津者。 谢家客儿有发僧,俊爽捷若秋空鹰。 有时清唱醉花月,有时趺坐谈三乘。 结楼高倚云松杪,门对溪山春日晓。 谁人粉壁写成图,索我题诗故相恼。 谩歌溪山春晓歌,安得杖屦同婆娑。 为询旧业在溪浒,稚松丛桂今如何。

复制 袁华 《寄题吴兴任孟晖溪山春晓画壁》

赋得昆山送蔡广文

形式:

之子驾言迈,春览昆丘颠。 钟秀自前古,闻名由昔贤。 昔贤去已远,兹山还岿然。 玉气润凝雨,鹤声清闻天。 遥思解组日,何如入洛年。 献纳有馀暇,为续昆山编。

复制 袁华 《赋得昆山送蔡广文》

松林高士图

形式:

层波荡晴旭,长松落清阴。 曳杖者谁子,逍遥散冲襟。 野芳发幽香,览古动遐吟。 美人不可见,相望楚江浔。

复制 袁华 《松林高士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