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求百兽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注释

荆宣王:楚宣王。 求 :寻求,寻找。 食:吃。 子:你。 无敢:不敢。 天帝:上天。 使:派遣、命令。 长(zhǎng):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 逆:违抗。 以......为......:认为......是......。 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走:逃跑。 以为:认为。 然:认为......正确。 故:所以。 畏:害怕。 皆:都。 曰:说。 而:才。 是:这 遂:于是,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是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闹出笑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向介绍和刘向诗词大全

诗人:刘向

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
复制作者 刘向
猜您喜欢

杂咏 其三

形式:

赠我白毫笔,报以木兰酒。我书将示谁,汝笔称我手。

复制 米芾 《杂咏 其三》
类型:

和陈建州觉民 其二

形式:

白头何慕久京华,静洗黄尘眼界花。万宝精神在风月,好诗追取不须赊。

复制 米芾 《和陈建州觉民 其二》
类型:

一生

形式:

一生吏案发人狂,重入承明马齿长。书画不贤仓庾氏,便于赁舍植秋芳。

复制 米芾 《一生》

青山

形式:

一园松竹冷阴森,犹得桓公叹可临。却叵刘琨看左传,玉壶徒缺误雄心。

复制 米芾 《青山》
类型: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 其二

形式:

旧多社客谈因果,新向禅林问祖风。归去万缘无不了,这回洗钵听斋钟。

复制 米芾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 其二》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