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路面渐渐低平。
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两岸悠闲觅食。
如丝细雨绵绵而下沾湿行人衣,田地间青绿的秧苗齐整整地就好像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
这里的风土人情跟湖南很相似,谷雨过后,处处都是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

注释
丝缫:这里是形容细雨如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查慎行的这首七言律诗,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寓意率真、自然流畅,无引经据典,读来倍感亲切;采取以景入诗,借景寓情的手法,对眼前所见景物信手拈来,无不称妙;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中有画,画里藏诗;中二联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遵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即是湘东(今湘东区,距萍乡城约40里)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萍乡东部。现为芦溪县;从题目上来看,诗人开门见山地就把此次要写的范围锁定在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上的见闻。诗人为什么要锁定写这一路上的见闻?是什么引发了他如此高的兴致?具体要表达什么?他又要向世人与后人传递着什么信息呢?这不由得使我对他这首诗后面的内容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

  首联“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萍乡,当时称萍乡县(即现在的江西省萍乡市)。开头两句平白如话,衔接自然,因为从湘东到萍乡不是他要写的重点,所以就一笔带过,手法娴熟,真是叶落无痕,风过无声!此句大意是:“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路面渐渐低平”。这里要说明的是,萍乡是在湘东与芦溪之间,地势略高于两地,萍乡的水的流向在我们当地叫“两边倒”,一边水往西经湘东流入湘江,另一边的水往东经芦溪流入赣江。正好是一东一西,故称“两边倒”。同一时代的萍乡知县胥绳武也有竹枝词为证:“东去江西写官板,西下湘东装倒划。中五十里船不到,满路桐油兼苎麻”,“中五十里船不到”,说的就是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没得船坐,只有步行。因此就有初白先生的“行过萍乡路渐低”和胥绳武的“中五十里船不到”就相互印证。

  颌联“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这是诗人所见到的最富有生机的景状之一。他边走边听边看:“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是那么的熟悉;河岸上绿草绒绒,看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两岸悠闲觅食,又是如此的恬静”。这两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间人民历经战乱后②生活逐步稳定,社会经济日渐繁荣的实情。更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画。

  “吠犬鸣鸡”侧耳听,“乳鹅新鸭”细一看,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一派祥和平静、清鲜的生活气息。后一句从新生命的勃勃生机中暗示着一个历经战乱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稳定的社会的来到,

  从“乳鹅新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欣赏与赞美。作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又博览群书的查慎行来说,对于国家的现况他是知道的,人民生活刚刚稳定他也是了解的。一个“乳”字和“新”字就足已表达了他对战乱后的社会重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才有了诗人面对这江南美好风光,借物寓情,赋诗吟唱的这份闲情逸致。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缫,煮茧抽丝,这里的丝缫比作春雨,说春雨下得像蚕丝那样银丝缕缕、绵绵不断。上联写的是动物,犬与鸡,鹅与鸭;此联写的是自然现象和植物。进一步展现江南水乡的特点。“春雨密密细细而下,宛如缕缕银丝在你眼前飘动,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受。一场春雨过后,水田里的水也蓄满了,禾苗长势喜人,禾苗的高度几乎与水面平齐,青绿的秧苗齐整整地就好像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清亮悦目。”。雨如丝缫,秧如刀剪,这两个比喻煞是贴切。原来是这里的优雅、迷人的景致引发了诗人的浓厚兴致,我不得不赞叹诗人对身边事物观察的细心程度,又心悦诚服的感叹诗人表达事物的精确到位。

  “犹与湖南风土似,春深无处不耕犁”,湖南,紧临湘东,在萍乡的西部。萍乡与湖南均属楚地,风俗极为接近。全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唯尾联才得出结论,指出此处的风俗习惯、气候与湖南近似。即使是现在,湖南人都还在称呼江西人为“老表”。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感:谷雨过后,处处桃红柳绿,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牛在画中走,人在画里游,把江南水乡的农耕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诗中没说一个牛字,也没点一个人字,但读来就是牛耕在田、人声鼎沸热闹场景,好一幅如诗如梦的江南春耕图!果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来感同身受,过目难忘。叫人不得不赞叹初白先生的高超手法。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查慎行在这首诗里用的是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两联堪称妙对。同时还传递着诗人的情感,他希望看到的而恰恰又正好被他看到的画面,为了表达这种激动的情感,诗人就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清朝初期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作者。对诗坛影响极大。难怪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说:“梅村(吴伟业)③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④、放翁⑤后一人而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点评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写沿途所见。犬吠鸡鸣、乳鹅新鸭;良苗出水、细雨如丝。春天湘赣一带乡村景象被诗人描画得惟妙惟肖,读之仿佛身临其境。质朴自然与提炼之工浑然一体,活化出乡间风光的神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查慎行介绍和查慎行诗词大全

诗人:查慎行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
复制作者 查慎行
猜您喜欢

送魏圭觐省

形式:

木落楚色深,风高浪花白。 送君飞一叶,鸟逝入空碧。 猗欤白华秀,伤心倚门夕。 不知云涨遥,万里看咫尺。 萧萧青枫岸,去掩江山宅。 离觞有黄花,节物助凄戚。 潇湘入?桂,一路萦水石。 烟萝拂行舟,玉濑锵枕席。 多君林泉趣,耽玩日成癖。 长啸凌清晖,襟情当雪涤。 登龙屈指内,飞誉甚籍籍。 未折月中枝,宁随宋都鹢。 曰余吞声地,举足伤瓦砾。 见尔一开颜,温明乃珠璧。 春风到云峤,把酒时相忆。 豆蔻花入船,鹧鸪啼送客。 扬天与瘴海,此去备沿历。 珍重春官英,加餐数刀帛。

复制 李群玉 《送魏圭觐省》
类型: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形式:

两鬓有二毛,光阴流浪中。 形骸日土木,志气随云风。 冥默楚江畔,萧条林巷空。 幽鸟事翔翥,敛翼依蒿蓬。 一饭五放箸,愀然念途穷。 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只徵大易言,物否不可终。 庶期白雪调,一奏惊凡聋。 昨忝丞相召,扬鞭指冥鸿。 姓名挂丹诏,文句飞天聪。 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声名仰闻见,烟汉陪高踪。 峨峨群玉山,肃肃紫殿东。 神飙泛钟漏,佳气浮筠松。 自顾珉玞璞,何缘侣圭琮。 群贤垂重价,省已增磨砻。 天子栖穆清,三台付夔龙。 九霄降雨露,万国望时雍。 巍巍致君期,勋华将比崇。 承天四柱石,嶷若窥衡嵩。 日见帝道升,谋猷垂景钟。 寰瀛纳寿域,翔泳皆冲融。 百神俨云亭,伫将告成功。 吾徒事文藻,骧首歌登封。

复制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穆天子

形式:

穆满恣逸志,而轻天下君。 一朝得八骏,逐日西溟濆。 寂漠崦嵫幽,绝迹留空文。 三千閟宫艳,怨绝宁胜云。 或言帝轩辕,乘龙凌紫氛。 桥山葬弓剑,暧昧竟难分。 不思五弦琴,作歌咏南薰。 但听西王母,瑶池吟白云。

复制 李群玉 《穆天子》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

形式:

楚国傲名客,九州遍芳声。 白衣谢簪绂,云卧重岩扃。 长波飞素舸,五月下南溟。 大笑相逢日,天边作酒星。

复制 李群玉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

洞庭遇秋

形式:

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 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 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复制 李群玉 《洞庭遇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