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
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注释
离悲:离别的悲愁。
盖:车盖。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而涛落。……其少进也,浩浩岂岂(此二字应加三点水旁),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此句言潮势虽已低落,波涛还像车盖一般。
云昏:指云雾迷漫。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远戍”句:只听见远处戍楼传来的鼓声,而不见戍楼。戍:防军驻守处。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
这两句意思是说:因为江阔云昏所以闻见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九十”句:《战国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难。
讵(jù):怎,岂,难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晚出新亭》诗,是写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写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内,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诗的起势不凡,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此诗的发端与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开首两句即点出“离悲”的主题。以下四句具体写江景: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潮落”二句以潮落云昏暗示诗人心潮不平,“远戍”二句则通过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气氛。在这荒寒萧条,满目凄凉的时刻,诗人却不得不孤舟远征,艰难独行,最后两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此诗语言洗炼,写景抒情,皆出于自然,将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孤舟远行图》,形象鲜明,意境幽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阴铿介绍和阴铿诗词大全

诗人:阴铿

南朝陈武威姑臧人,字子坚。阴子春子。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为湘东王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曾在陈文帝宴中作《安乐宫赋》,援笔便就,深被叹赏。有......
复制作者 阴铿
猜您喜欢

云根石其一

形式:

轮囷一片出无心,未许苍苔久见侵。 六月旱田天不雨,愿将肤寸霈为霖。

复制 郑国辅 《云根石其一》

自陈诗

形式:

虽惭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复制 刘三嘏 《自陈诗》
类型:

江西宗派

形式:

西江一水活春茶,寒谷青灯夜拨花。 人比建安多作者,诗从元祐总名家。 宫商迭奏弦边雁,鼓吹都惭井底蛙。 身在天南心太史,几番搔首夕阳斜。

复制 郑天锡 《江西宗派》

挽顾学正

形式:

可惜病相如,谁寻封禅书。 双亲千里外,一叶九秋馀。 风露翻归旐,尘埃锁故庐。 虎丘山下路,会葬有乡车。

复制 郑居中 《挽顾学正》

刘待诏老子出关图卷

形式:

不驰骏马驾青牛,西度函关紫气浮。 文字五千传道德,仅同释教让儒流。

复制 刘意 《刘待诏老子出关图卷》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