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类型:

鉴赏

  此诗寓意深微邃却含而不露。元朝统治者奉行种族歧视政策,以蒙古、色目人为上等人,以汉人、南人为下等人。蒙古、色目人到江南之地也凌驾于南人之上作威作福。他们靠江南的条件富有了,却仍辱骂江南人不绝。诗人心中不平,故作此诗以讥之。

  揭傒斯的五言短古,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宋元以来“重逸轻俗”的审美倾向。如《寒夜 》:“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题风烟雪月四梅图》之二:“高花开几点,澹霭拂成衣。遥瞻应不见,相对尚依稀。”《洞庭秋月》:“灏气自澄穆,碧波还荡漾。应有凌风人,吹笛君山上。”《平沙落雁》:“天寒关塞远,水落洲渚阔。已逐夕阳低,还向黄芦没。”《烟寺晚钟》:“朝送山僧去,暮唤山僧归。相唤复相送,山露湿人衣。”这些诗作是承续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刘长卿一系的诗风而又加以发展的。其境界高逸,远离尘俗,表达了一种宋元以来的士大夫情调。其中《寒夜》最让人回味,小诗以寥寥二十字的白描,传神地绘出一幅清夜客旅图。一、二句状写户外的景色,以凝冻在布满霜气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湿了草木的月的流光(“林薄”,谓草木丛生),制造出一种清旷冷寂的氛围。三句转入客舍,在“虚馆”的典型环境中,“人不眠”的主体便格外突出。最精彩的是末句的五字。“一叶落”的声音是够细微的了,馆中人却能清晰的辨闻,足见夜间的寂静;而一个“时”(时时、时而之意)字,更将漫漫长夜中不眠人的警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不仅沟通了馆内外的联系,而且传达出诗人在长捱客栈中愁苦的心绪,可谓是神来之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揭傒斯介绍和揭傒斯诗词大全

诗人: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
复制作者 揭傒斯
猜您喜欢

初七日去大营拟寄城中诸友

形式:

十万冤禽仗此行,谁知乞命事难成。 包胥已尽滂沱泪,晋鄙惟闻嚄唶声。 自古天心悭悔祸,虽余人面错偷生。 一身轻与全家别,何日残魂更入城。

复制 金和 《初七日去大营拟寄城中诸友》

登木末亭怀太白

形式:

碧萝祠宇袅茶烟,曾此行吟有谪仙。 自着锦袍上天去,鸟啼花落一千年。

复制 金和 《登木末亭怀太白》

心兰兄自桂林来梧,见赠五律,次韵奉和

形式:

山水甲天下,经年快客游。 漓江缈千里,又动别离愁。 飞电佳音捷,凌云壮志酬。 重阳佳节近,且醉菊花秋。

复制 金和 《心兰兄自桂林来梧,见赠五律,次韵奉和》

出虎门泊香港

形式:

地势天南尽,沧溟指顾间。 九龙环绝岛,二虎接雄关。 风雨连三月,波涛靖百蛮。 更嗟濠镜近,市舶满前山。

复制 金和 《出虎门泊香港》

初六日将辞诸营而去

形式:

旁观不觉举棋频,枭鸟声多渐惹瞋。 吾舌能令金马泣,军心只似木鸡驯。 侯嬴有剑难从死,伍员无箫欲救贫。 徒赚北堂占鹊报,猜儿已作后车人。

复制 金和 《初六日将辞诸营而去》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