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绿槐 一作:丝槐)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亭路上,槐树碧绿,柳色如烟,恨(我)走得匆促, (漫长的道路提示我)我们已经分别。绵绵的愁思让人觉得一日长得好像一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回首遥望高高的城垣,已经被暮云遮断,视线的尽头是何处呢?
天色将暮的时候,解下马鞍,投宿在旅舍,暗暗忆起爱人临别前的千万句细语叮咛 。 一寸柔肠中蕴藏着多少深情?如今只有薄被孤枕与我相伴,午夜梦回醒来正是夜深人静,拂晓之时,窗外春雨潇潇。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这首词步贺铸《横塘路(青玉案)》韵作。
长亭:古代道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用。
取次:草草,仓促,随便。
永:长。
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人:心上人。
一寸柔肠:是行者想到心上人。
衾(qīn):被子。
侵晓:天渐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惠洪是黄庭坚的忘年交,极受黄庭坚器重。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黄为赵挺之、陈举所构陷,贬谪宜州(今广西宜山)。其兄黄大临,知其喜爱贺词,便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送别。翌年庭坚至宜州后,又依贺韵奉和其兄。惠洪青年时曾为县小吏,因庭坚喜其聪慧,教他读书,后来才成为海内名僧。庭坚流放过湘江时,惠洪曾入舟陪送,时达一月,足见交情深笃。为了与庭坚兄弟唱和,也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大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大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

  先是贺方回写了一首《青玉案之,以词中之句改调名为《横塘路之,其结语“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传诵一时,交相赞誉。黄庭坚与贺交好,赋诗《寄贺方回之:“解作上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黄为赵挺之、陈举所构陷,贬谪宜州(今广西宜山)。其兄黄大临,知其喜爱贺词,大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之送别。翌年庭坚至宜州不,又依贺韵奉和其兄。惠洪青年时曾为县小吏,因庭坚喜其聪慧,教他读书,不来才成为海内名僧的。庭坚流放过湘上时,惠洪曾入舟陪送,时达一月,足见交情深笃。为了与庭坚兄弟唱和,也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之。三首俱步贺词原韵,成为词林佳话。

  惠洪这首和作从长亭惨别到旅舍苦思,外景内情,相反相成;忆想、现实,交织其间,突出离愁之既深且苦。

  上片表现别时情景。长亭折柳,从此远别,牵动愁肠,是以生恨。故落笔先写出这揪人心肺的一幕:长亭别恨。“绿槐烟柳”,乃三春美景,与饯行送别的“长亭路”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实即以乐景衬哀情,使人倍觉黯然魂销。“取次”,随大,这里有草率之意。试想离人黄庭坚已是遭贬流放的罪臣,奉诏即行,焉敢滞留,其匆匆成行、草草送别之仓惶情状,实亦不难想象。著一“恨”字,实含无限伤感。进而表现离别之际的思绪。试想离人此去宜州,“千峰万嶂”、“远山修水(黄大临和词之句),年近花甲而遭此坎坷,能不忧谗畏谤,思亲怀旧,愁怀惨怛,孤寂难堪?能不倍感时间漫长,痛苦的日子难以打发?”“日永如年愁难度”,虽是赋体直陈的本色之语,确也令人直觉肠回九转,凄惋欲绝。再进而表现离人上路之不的情景。试想离人虽然踏上流放之路,怎能割舍亲友!因此立马据鞍,频频回首。只是却被暮云遮断了视线,连开封那样的高城都望不见,怎能望见站立在高城上送行的亲友!词中虽只刻画离人踟蹰不前的索寞身影,但其依依不舍、怅怅不已的凄凉心境却已生动如见。庭坚和词中曾自述感受:“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取景与此不同,意境却极其近似,果然是彼唱此和,“心有灵犀一点通”。

  下片描述旅舍离愁。换头直承而下,从傍晚到天晓,集中表现这乍尝别离滋味的第一夜的凄悲境况。孤鞍远去,投宿时天已傍晚。可旅舍怎能和家相比,试想离人此际触处所及,无一习惯,怎能不默默回想和亲人话别的那幕情景,其所以默默存想,暗暗思忆,既是重视深情、珍藏心底的慰藉,也是被迫分离、难以言宣的苦痛。“千万句”,造语平淡,却可启发联想,既能想见亲人反复再三、不厌其烦的关切情态,更能想见亲人既温存体贴又焦急担忧的寸寸柔肠。单纯写苦,不见其苦;忆乐思苦,其苦倍增;从离人唯一的慰藉反映出离人无穷的苦悲,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机杼如出一辙。于是以高度概括的笔力形象生动地表现离人这一夜的孤苦凄凉:薄单单的被盖,孤零零的枕头,静寂寂的夜晚,又有惹人心烦的潇潇雨声,滴滴答答一直落到天亮。仅此现实苦况,已是令人不胜凄怆。再借“梦回”之际,引起对比,强化愁思。思念萦回,形诸梦寐;试想离人思绪,不难想象梦中之景。于是梦里家庭的温馨欢乐与眼前旅舍的冷寂孤苦,映照分明,顿觉满纸生愁,其哀至极。这样以虚衬实,确能以少胜多,艺术内蕴更为丰富,审美佳趣因而倍增。

  惠洪言情,之所以真挚贴切、哀婉动人,首先是善于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准确体察离人的心境,因而感同身受,悲如己出,能够委曲尽致地代大离人的愁思,不愧为黄庭坚的忘年知己。加以善于捕捉初感,选材多是新离乍别的典型情景,能够造成创深痛巨、记忆犹新的强烈印象。并且又善于利用艺术空白,以虚见实,苦乐相形,容易调动人生的共同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因而大大增强了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惠洪介绍和惠洪诗词大全

诗人:惠洪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
复制作者 惠洪
猜您喜欢

河传 祝九宗伯枉过戏赠

形式:

十弓地小。遣吟情种得。寻常花草。吠影吠声,那禁群儿相告。说平泉、无此好。 长安贵客心倾倒。来便窥园,寓目翻成笑。鸠拙一枝,谁向宫莺传报。误煞人、秦吉了。

复制 周之琦 《河传 祝九宗伯枉过戏赠》

卜算子 · 慢画帘微雨,追往悼今,率成此解,时咸丰丁巳仲秋六日也

形式:

庭阴坠叶,楼外断鸿,振触武林前事。七载离鸾,梦冷蕙炉烟细。凝睇,枉思量月没教星替。奈过眼韶华,一瞬依然春到蓝尾。草草人间世。 叹两度伤心,百年弹指。倚瑟双声,信杳碧城十二。愁悴。掩孤颦、闲写银笺字。待唤取、仙山翠羽,怕深情难寄。

复制 周之琦 《卜算子 · 慢画帘微雨,追往悼今,率成此解,时咸丰丁巳仲秋六日也》

念奴娇 · 己卯五月十四日,集贤院池上忆壬申丙子与琴南两度游此,用白石韵

形式:

万荷深处,话闲云,曾约同舟仙侣。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此际江南,娟筠小簟,坐稳横塘雨。相思赋就,画屏多少新句。 笑我尘鬓丝丝,回澜照影,花里频来去。半枕圆波,鸥外梦、空到沙汀烟浦。钓线垂风,吟鞯倚月,谁解留人住。微茫雉堞,柳边愁认归路。

复制 周之琦 《念奴娇 · 己卯五月十四日,集贤院池上忆壬申丙子与琴南两度游此,用白石韵》

南乡子 · 宜子孙洗

形式:

壁月巧摹形。土晕铜花别漾青。砚北何人频拂拭,轻轻。涤尽霜毫句未成。 小篆认分明。芳草宜男偶将名。一例螽斯闻好语,盈盈。水拍银盘弄化生。

复制 周之琦 《南乡子 · 宜子孙洗》
类型:

醉花间 道光丁未二月朔,抵家作

形式:

一叶扁舟初著岸。荷衣今始换。惭负素餐诗,忍饱田家饭。 犁锄身未惯。刍豆恩犹恋。玉京知近远。隔河一十四邮亭,望东华,长在眼。

复制 周之琦 《醉花间 道光丁未二月朔,抵家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