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 老子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注释

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自均:自然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犹川谷之于江海:之于,流入;一说正文应为“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老子
猜您喜欢

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二

形式:

阵雨刚逢盼后施,回青草木总华滋。 进舟清晓凭烟景,敢忘殷忧问夜时。

复制 弘历 《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二》

勤政殿对雨三首 其一

形式:

宿雨凝云晓复零,问安今稍慰慈宁。 传餐甫毕临勤政,无逸重书敬揭屏。

复制 弘历 《勤政殿对雨三首 其一》

讨源书屋对雨 其二

形式:

云容聚散浑无定,雨势浓疏最有情。 便合作霖应益妙,晚田率已遍新耕。

复制 弘历 《讨源书屋对雨 其二》

董邦达霜林萧寺

形式:

一夜霜吹枫树枝,于萧淡里越丰姿。 翠岩若问相应处,正是眉毛拖地时。

复制 弘历 《董邦达霜林萧寺》

溪亭雨中即景 其三

形式:

回青禾黍绿铺塍,晏坐溪亭涨影增。 略有闲心揽烟景,将无即此忘兢兢。

复制 弘历 《溪亭雨中即景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