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误

清代 : 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说金锁和宝玉相配才是美好的姻缘,我只念念不忘和黛玉的前世之盟。
每天面对人们都认为是端庄稳重的薛宝钗,却始终忘不了仙女一样聪明寂寞的林黛玉。
可叹啊,我今天才相信人世间美好的事情总有不足。纵然宝钗像汉代的孟光一样贤惠,也不能消除我对林妹妹的一片深情。

注释
金玉良缘: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此处特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对立面。指贾宝玉和林黛玉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的爱情。
“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婚后,虽为夫妻而缺少真正的爱情。山中高士,比宝钗,喻其清高、洁身自好。雪,“薛”的谐音,指宝钗,兼喻其冷。
“世外”句:“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姝,美女。寂寞林,写明黛玉孤独死去。此句写结了婚以后,贾宝玉总是念念不忘林黛玉,他爱的是林黛玉,所以“意难平”。
齐眉举案:又作“举案齐眉”,原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案:有足的小食盘。《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后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终身误》为曲名,点明主题是“误了终身”。曲子以宝玉的自诉口吻,演唱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怀念和眷恋之情,表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

  曲子开首两句就以强烈的对比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情的心情。前句中的“金”指宝钗,“玉”指宝玉,后句中的“木”指林黛玉,石”自指宝玉。语意是尽管他人都异口同声称赞宝钗与宝玉如金玉般匹配,强迫他们结合,但当事人宝玉却不以为然,怀念和眷恋的却是他与黛玉的,被他人认为比不上“金玉”的木石前盟。

  三、四句仍以对比的手法,分写宝玉对宝钗、黛玉的不同感情与态度。前句中的“高士”本意指品德高尚的人。贾府中许多人认为薛宝钗品德高尚,为人温柔敦厚,可以称为“高士”,而宝玉却不以为然,曲中运用“高士”一词指宝钗,语带讽刺意味。”雪“与“薛”同音,既点出宝钗的姓氏,又写出了宝玉与宝钗相处时冰冷的感受。后句中的“世外仙姝”与“林”均指林黛玉,林黛玉因不能与宝玉结合,最后抑郁而死,“寂寞”一词表现其境遇。前一句中的一个“空”字既描述了宝玉与宝钗结婚后因意志情趣不合的难堪境遇,表现宝玉对宝钗的冷漠,又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终生难忘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是宝玉经历了不幸婚姻后的人生认识。即在未与宝钗成婚前,尽管宝玉也看到他人生活的一些不幸,听到他人对生活的某些抱怨,但他自己对生活和爱情毕竟还存有信心和美好幻想;与宝钗的结婚及婚后生活,打破了他的美梦,因此发出“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的慨叹。

  最后两句,表达了宝玉对封建社会造成他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既然封建包办婚姻使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那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心情。

  整首曲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宝玉之口表现了作者曹雪芹对没有爱情的封建包办婚姻的否定和不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红楼梦十二支曲》乃至于《红楼梦》全书有一些情节是表观爱情的,对于那种庸俗低级“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曹雪芹是反对的。曹雪芹所肯定的爱情是建立在背叛封建宗法秩序,背叛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封建社会末期思想斗争的一种反映。曹雪芹把《终身误》放在十二首曲子的第一位,表明了宝玉对于宝钗和黛玉两人截然不同的感情和心意,抒发了宝玉对于误他终身的“金玉良缘”的愤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金玉良姻: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小说中曾写薛宝钗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上面所錾的两句吉利话与贾宝玉出生时衔来的那块通灵玉上「癞僧所镌的篆文」,「是一对儿」。薛姨妈也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持「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这段婚姻是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金玉:语意双关,既有贵重的意思,同时指代宝钗和宝玉。木石,语意双关,和「金玉」相对,指代黛玉和宝玉。 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的对立面,指贾宝玉和林黛玉因前世之盟而产生的爱情。作者虚构宝、黛生前有一段旧缘和盟约:绛珠草为酬报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惠,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两句与宝玉曾在梦中喊骂「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三十六回)的话相似,但「俺只念木石前盟」应是摹写宝玉婚后所说的话。持「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宝黛恋情是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的爱情。 「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爱情。雪,「薛」的谐音,指薛宝钗,兼喻其冷。高士,文雅有涵养的人,指宝钗。作者以「山中高士」比宝钗,表明了宝钗品性的高洁。 「世外」句:「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这里暗寓其死,亦即所谓「已登仙籍」。姝,美女。林,指林黛玉。 「叹人间」句:这是宝玉对自己与宝钗和黛玉之间两段情缘发出的感叹:直到今天,才终于相信人间之事始终都是美中不足的。 齐眉举案:《后汉书·梁鸿传》中记载,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后因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这里指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虽然宝钗对宝玉很好,但宝玉却始终放不下黛玉,所以说「到底意难平」。案,有足的小食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终身误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词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曹雪芹
猜您喜欢

游谢公亭

形式: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 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复制 姚合 《游谢公亭》

游阳河岸

形式: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 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复制 姚合 《游阳河岸》

游河桥晓望

形式:

闲上津桥立,天涯一望间。 秋风波上岸,旭日气连山。 偶圣今方变,朝宗岂复还。 昆仑在蕃界,作将亦何颜。

复制 姚合 《游河桥晓望》

秋夜月中登天坛

形式: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 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复制 姚合 《秋夜月中登天坛》
类型:

同裴起居厉侍御放朝游曲江

形式:

暑月放朝频,青槐路绝尘。 雨晴江色出,风动草香新。 独立分幽岛,同行得静人。 此欢宜稍滞,此去与谁亲。

复制 姚合 《同裴起居厉侍御放朝游曲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