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注释
王琳:(526—573年),字子珩,南北朝时期名将。庾信好友。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军赴西域,至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乡”,遂上疏请归,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庾信在这里暗用其事,以自己羁旅长安比班超“久在绝域”,所以说“玉关道路远”。
金陵:梁朝国都建康,今南京。信使:指使者。疏:稀少。
千行泪:梁王僧孺《中川长望》:“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君:指王琳。万里书:从远方寄来的信。时王琳在郢城练兵,志在为梁雪耻,他寄给庾信的书信中不乏报仇雪耻之意,所以庾信为之泣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的起首“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言诗人与王琳一仕北朝、一仕南国,相隔遥远,音讯难通。“金陵”、“玉关”二地名相对,“道路远”又与“信使疏”相对;“远”字表示空间的距离,“疏”表示时间的久隔,这两句对仗工整,为下句起到铺垫的作用。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意为接到王琳来自远方的书信,不禁沧然泪下,未曾见到信上的文字,却已经泪洒千行了。这一流泪启信的细节描写,比开君万里书,读罢千行泪更为感人,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悲喜交集,感慨万端的复杂心情。尤其是一个“独”字,蕴意极深。当时,庾信虽然受到北周朝廷的赏识,在长安供职俸禄,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与王琳通信,一刻也没有忘记故国之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乡关之思和南归之意是不能直率表露的,只能通过诗文曲折婉转地表现。用一个“独”字,既写出了暗中有所希冀,也写出了作者身在异邦,孤独苦闷的环境和感受。“万里书”与“千行泪”相对,皆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此信得来之不易,又与上二句“道路远”、“信使疏”相照应,针线十分紧密,构思亦很巧妙。仅仅二十个字,却抵得过千言万语,包孕着作者十分复杂的情感,深沉含蓄,催人泪下。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音讯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使诗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庾信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侯景之乱初步平定时,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许南归。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国。这首诗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给他的信以后所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 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 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注释

王琳(公元526—573年):字子珩,南北朝时期名将。庾信好友。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後汉书·班超传》载,班超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军赴西域,至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乡”,遂上疏请归,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庾信在这里暗用其事,以自己羁旅长安比班超“久在绝域”,所以说“玉关道路远”。 金陵:梁朝国都建康,今南京。 信使:指使者。 疏:稀少。 千行泪:梁王僧孺《中川长望》:“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君:指王琳。 万里书:从远方寄来的信。时王琳在郢城练兵,志在为梁雪耻,他寄给庾信的书信中不乏报仇雪耻之意,所以庾信为之泣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寄王琳》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庾信所作的一首寄赠小诗。庾信在长安,收到王琳自金陵寄来的信件後所写,“以诗代书”寄给王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沈德潜《古诗源》评价《寄王琳》:“造句能新,使事无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庾信介绍和庾信诗词大全

诗人: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复制作者 庾信
猜您喜欢

送徐仲山南归 其四

形式:

晓日横门设锦茵,绕朝此际赠鞭新。 中书门下停车久,曾荐徐宁第一人。

复制 毛奇龄 《送徐仲山南归 其四》

送徐仲山南归 其二

形式:

太常策奏本无期,司马门间召试迟。 谁使公孙留北阙,偏教辕固返东淄。

复制 毛奇龄 《送徐仲山南归 其二》

过鲁连村怀大声

形式:

荒村寂寂散朝烟,何处还寻鲁仲连。 欲向村前骑马过,一时泪尽绿杨边。

复制 毛奇龄 《过鲁连村怀大声》

署亭春雨和李观察原韵 其一

形式:

山亭雨过暝烟平,亭下春池水自生。 但得司农频置驿,何须谷口再听莺。

复制 毛奇龄 《署亭春雨和李观察原韵 其一》

长安遇轮庵和尚即三十年前文园公也 其二

形式:

生年只合着袈裟,误向长安度岁华。 一梦春明犹未醒,眼看落尽曼陀花。

复制 毛奇龄 《长安遇轮庵和尚即三十年前文园公也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