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让歌伎玲珑来唱我的诗,我的诗大多是与你的离别词。 明天早上你我又要江边告别,月儿西落潮水涨平便是别时。

注释

重(chóng)赠:再一次赠别。原诗题下自注:“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 休遣:不要让。休,莫、别;遣,差遣。 玲珑:指唐代歌妓商玲珑。唐·白居易《醉歌》:“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别:一作“寄”。 明朝(zhāo):明天。 江头:江边,江岸。隋世祖《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潮平: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五:“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去:离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挚友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描写了元白两人赠别前的情景和对赠别时的想象,真挚地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纯是口头语、眼前景,虽然语言浅显,内容单纯,但因为音韵上的反复,结构上的呼应,以及呼告语势与顶针修辞的运用,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产生一种萦回不已的余韵,生动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惋惜和惆怅之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代盛传敏、王谦《碛砂唐诗》:闻家书有三折笔法,意在笔先,笔留馀意,故用力直透纸背。今读此篇首句,非意在笔先乎?意在笔先则此七字并未着墨也。次句似与上下不相蒙,实是轻轻一点墨矣。独至第三句正当用力取势,兔起鹘落之时,而偏用缩笔,只换“月落潮平是去时”结,非笔留意者乎?若拙手则必出锋一写,了无馀味,故知此道亦有三折法也。 清代何焯《唐三体诗评》:寄君诗则无非离别之辞,起下二句轻巧无痕。不忍更听,便藏得千重别恨。末句只从将别作结,自有黯然之味,正用覆装以留不尽。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一气清空如话。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首二句非但见交谊之厚,酬唱之多,兼有会少离多之意。故第三句以“又”字表明之,言明日潮平月落,又与君分手江头。灞岸攀条,阳关恹笛,人所难堪,况交如元、白乎?题曰“重赠乐天”,见临别言之不尽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元稹介绍和元稹诗词大全

诗人: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复制作者 元稹
猜您喜欢

望江南 其十 本意

形式:

江南好,樱笋荐春羞。 梅豆渐黄探鹤顶,芡盘初软剥鸡头。 橘柚洞庭秋。

复制 吴伟业 《望江南 其十 本意》

望江南 其八 本意

形式:

江南好,皓月石场歌。 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粗细听人多。 弦索应云锣。

复制 吴伟业 《望江南 其八 本意》
类型:

望江南 其五 本意

形式:

江南好,五色锦鳞肥。 反舌巧偷红嘴慧,画眉羞傍白头栖。 翡翠逐金衣。

复制 吴伟业 《望江南 其五 本意》

赠穆大苑先

形式:

穆生同学今头白,读书不遇长为客。 乱离诸子互升沉,共乐同愁不相失。 出入知交三十年,江山几处供游历。 氶平初谒武夷君,荔支日啖过三百。 兵火桐江遇故人,钓台长啸凌千尺。 身躯虽小酒肠宽,坦腹乡村话畴昔。 访友新年到蔡州,淮西风浪使人愁。 峭帆直下双崖险,奇石横空众水流。 泊口断矶传禹迹,山根雷雨锁狝猴。 舍舟别取中都道,寝庙高原陵树秋。 定有风云归大泽,不堪弓剑吊荒丘。 仰天太息频搔首,失脚倒堕乌犍牛。 偶来帝乡折左臂,吾苦何足关封侯。 丈夫落落夸徒步,芒鞋踏遍天涯路。 中原极目满蓬蒿,海内于今信多故。 万事无如散诞游,一官必受羁栖误。 伤心憔悴朗陵侯,征蹄奔命无朝暮。 身亲刍秣养骅骝,供顿三军尚嗔怒。 赤日黄埃伏道旁,鞭梢拂面将谁诉。 故旧穷途识苦辛,掉头举世宁相顾。 呜呼汝南风俗天下稀,死生然诺终难移。 相逢应自有奇士,客中可以谈心期。 君行千里徇友急,此意岂得无人知。

复制 吴伟业 《赠穆大苑先》

偶成 其十二

形式:

厨下绿葵紫蓼,盘中白柰黄柑。 冠栉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谈。

复制 吴伟业 《偶成 其十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