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 老子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辙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数:计算。 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老子
猜您喜欢

次张仲实送项桂山韵

形式:

昔时闻隐处,桂树满岩幽。 凉雨飘归梦,江湖万里秋。 我亦翛然客,相逢恋一游。 鲈鱼政堪鲙,无酒为君谋。

复制 龚璛 《次张仲实送项桂山韵》

题张氏所藏石经

形式:

洛溢河清世之季,钩党诸贤死无避。 桥门冠带此何时,诏与群经正文字。 议郎郎将工隶书,观者缤纷门外车。 似忧方册重灰烬,且可镌摹辨鲁鱼。 南台四部存几碛,谁见世间完六籍。 汉儒区区掇拾方,到今不是糊涂墨。

复制 龚璛 《题张氏所藏石经》

述怀简张仲实教授

形式:

霜清起病骨,卧久忘籧篨。 残息不暖衣,短发渐入梳。 涉世何用早,意适事不如。 既知非所能,裁足不愿馀。 药苦尚可饮,家贫难可居。 秋来窘繁阴,百亩沈嘉蔬。 滞穗尚采掇,吾生愧耕锄。 南窗美朝阳,昔贤遗古书。 风竹如应门,一室自扫除。 西庠张公子,为我日回车。 言笑适相娱,绸缪焉得疏。

复制 龚璛 《述怀简张仲实教授》
类型:

次韵刘景初偕陈元佐见访

形式:

松阁启晨眺,东云白英英。 空尊愧坐客,幽道闻屐声。 郊墟地自扃,林峦暑逾清。 官居属冗散,朋从多澹成。 拂麈急雨过,联镳去堤平。 书味一何长,襟期浩已盈。 挑灯展篇什,寤寐山中行。

复制 龚璛 《次韵刘景初偕陈元佐见访》
类型:

楚云湘水图歌谢张师夔教授

形式:

离骚之国几千里,十幅蒲帆顺风驶。顺风犹须两月程,伊谁移来堕书几。 张君墨妙游戏尔,乱峰因君接天起。苍然古木摧不死,君应曾隐茅屋底。 得非是间种兰芷,惨澹经营那及此。松连阁上听秋声,读书眼花字如蚁。 玉立长身挟童子,披图置我平生喜。忆昔诗家爱许浑,凌歊荒台寻旧址。 云何姑孰大江边,望湘潭云尺有咫。我今识君意,总为诗料理。 云兮楚之云,水兮湘之水,回雁夕阳衔一苇。山高见衡岳,江远会南纪。 君兮君兮可奈何,我诗敢劘屈贾垒。

复制 龚璛 《楚云湘水图歌谢张师夔教授》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