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注释
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残垒:战争留下的军事壁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夏历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旧国”指故乡,“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大历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是于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写的。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持续了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司空曙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避难到南方,战乱刚平,诗人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注释

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 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前半部分诗人先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再写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诗人送行;后设想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意,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分类绳尺》:中唐雅调。颔联甚不费力,甚不浅促。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同一用意。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此与“旧时闻笛泪”一章,悲调自饶神韵,不必深远。 《唐诗别裁》:四语与“残阳见旧山”同妙(末句下)。 《增订唐诗摘钞》:刘文房《穆陵关作》独三、四两语居胜,全首雅润,尚不及此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司空曙介绍和司空曙诗词大全

诗人: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
复制作者 司空曙
猜您喜欢

送温州学正陈希静

形式:

多士推温学,耆儒佐冷官。 虽为绛帐亚,似可锦衣看。 父老时枌社,师生日杏坛。 在家书宦考,三岁定朝端。

复制 方回 《送温州学正陈希静》

送太平州张府判钞库官还任

形式:

判州垂阔步,筦库忽斜飞。 谈笑胸无物,精神眼有威。 将门生贵种,诗域悟玄机。 捉月江头路,吟鞍几醉归。

复制 方回 《送太平州张府判钞库官还任》

送宜兴张教授

形式:

忆我南湖老,循王又有孙。 新升阳羡郡,改观大成门。 官异吏曹冗,士知师道尊。 诸生果成服,此事要深论。

复制 方回 《送宜兴张教授》

七十翁五言十首

形式:

岂谓真成老,元来总堕虚。 它乡身似雁,永夜眼如鱼。 未觉知几早,惟嫌料事疏。 纵无三阁馔,犹有五车书。

复制 方回 《七十翁五言十首》

送李际可婺源州学正

形式:

星源初建郡,芹泮视诸侯。 前序联官长,公堂纠士流。 彦章陆贽作,元晦孟轲俦。 遗帙三年饱,畬租少莫忧。

复制 方回 《送李际可婺源州学正》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