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注释
⑴少(shǎo):不多。
⑵池边:一作“池中”。
⑶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⑷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⑸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直通向荒芜的小园;园旁也没有人家居住。诗人开篇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一处幽静的环境,通过对友人居所的描写,暗示友人的隐者身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明月清辉映照,万籁俱寂,老僧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夜 宿的鸟儿,引起它们的躁动不安,大概就是鸟儿从窝中飞出转个圈,又飞回巢中这个瞬间,被诗人抓住,用僧人的敲门声反衬周围环境的幽静。“敲”字用得很妙,而贾岛曾在“推”、“敲”两字使用上犹豫不决,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使用“敲”字,两人因此也成为了朋友。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伸进荒园。 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 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 暂时离开此地,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注释

李凝:诗人的友人,也是一个隐者,其生平事迹不详。 少(shǎo):不多。 邻并:邻居。 荒园:指李凝荒僻的居处。 池边:亦作「池中」。 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去:离开。 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阆仙的作品。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充分体现了贾阆仙「清真僻苦」的诗风。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鉴诫录》:(贾阆仙)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俄为宦者推驴,拥至尹前,阆仙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韩(昌黎)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阆仙并辔语笑,同入府署,共论诗道,数日不厌。 《瀛奎律髓》:此诗不待赘说。「敲」「推」二字待昌黎而后定,开万古诗人之迷。学者必如此用力,何止「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耶? 《唐诗品汇》:刘云:「敲」意妙绝,「下」意更好。结义又老成。 《批点唐音》:此篇典重,亦少优游,可入中唐,韩公眼力不差。于此见古人之心不遗片言,又见其沉思苦索,非徒诳俗而已也。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浪仙诗闲静自是本色,以有意无意求之,此较厚重耳。 《诗薮》:如贾阆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虽幽奇,气格故不如「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也。 《唐诗镜》:三四苦时獃,绝少生韵,酷似老衲兴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次联幽然事,偶然意。唐汝询云:「僧敲」句因退之而传,终不若第三联幽活。起联见李凝独往沉冥。中联咏幽情幽景,妙。结言己恋恋有同隐之志。 《薑斋诗话》:「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他人之说梦,纵令形容酷似,何似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 《唐三体诗评》:五六亦百炼苦吟而得。直是深山写幽趣,乃觉应接不暇。岛栖,月上,起「去」字;五六徘徊不舍,起「来」字。将他人顺叙语倒转说。 《围炉诗话》:「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得幽居出。 《唐律消夏录》:上半首从荒园一路到门,情景逼真。「暂去」两字照应「月下」句,亦妙。可惜五六獃写闲景,若将「幽期」二字先写出意思来,便是合作。 《网师园唐诗笺》:刻画尽致(「鸟宿」四句下)。 《历代诗发》:脍炙人口久矣,读之光彩如新。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池边树」,「边」,集作「中」,较胜;《诗人玉屑》引此亦作「中」。「池中树」,树影在池中也。后人不解,改作「边」字,通句少力。纪昀:冯氏以「池边」作「池中」,言树影在池中,若改作「边」字,通句少力。不知此十字正以自然,故入妙。不应下句如此自然,上句如此迂曲。「分」字、「动」字,着力炼出。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二句本佳,亦不在「推敲」一重公案。(「鸟宿」二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贾岛介绍和贾岛诗词大全

诗人:贾岛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
复制作者 贾岛
猜您喜欢

登大观楼

形式:

一望天无际,凭高俯大荒。 马驰烽火径,人在水云乡。 短棹迷春草,疏钟送夕阳。 百年车笠意,对此倍难忘。

复制 孙默 《登大观楼》

红桥园亭宴集 其二

形式:

胜友当遥集,移尊漾碧流。 丹枫初照日,残菊远含秋。 选胜还寻渡,分题更倚楼。 前村渔唱罢,寒月送归舟。

复制 孙默 《红桥园亭宴集 其二》
类型:

红桥园亭宴集 其一

形式:

出郭人俱远,招携送水隈。 红桥新酒榭,渌水旧歌台。 小伎能分韵,山僧亦举杯。 更思霜雪里,留兴问寒梅。

复制 孙默 《红桥园亭宴集 其一》

和幼梅抵临榆见呈

形式:

相逢一笑两飘萍,絮语连宵到晓星。 衰朽吾惭照夜白,俊才弟似海东青。 危炊久淅矛头米,短剑今来老上庭。 无限泪河流不尽,未干蜡炬共荧荧。

复制 孙起栋 《和幼梅抵临榆见呈》

寄颍上王晋斋令长

形式:

我有故人潞河涘,不见紫芝历三纪。 俟河之清寿几何,川原浩浩沈双鲤。 昨来倏遇城南杜,名父之子来古戍。 为讯东床王会稽,覼缕粗得知其故。 栖枳鸾凤亦不辞,身骑土牛又何迟。 将毋誓墓如羲之,贪冒苟进非所期。 祥符相握天下砥,东南民力叹竭矣。 一命爱物必有济,矧乃郎官宰百里。 六一翁与玉局翁,聚星禁体雪花中。 廿年清颍落君手,知余赋笔声摩空。 我来卅载坠苦海,桐根半死嗟犹在。 埋愁无地鬓毛空,惟有恒河性未改。 却忆玉堂金马客,回翔久绊王乔舄。 念我虚吟绛蜡红,只今未许乌头白。 我有敝帚千金赏,欲付梓人劳怅望。 有大力者负之趋,得不飞书去颍上。 此生归路转茫然,狐豹丘山绝可怜。 何日与君赋泛颍,相将轰醉西湖边。

复制 孙起栋 《寄颍上王晋斋令长》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