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猨啼摇箭箙。
彩巾缠骹幅半斜,溪头簇队暎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注释
黄家洞:史称“黄洞”或“黄家”,唐朝时住在邕州——今广西邕宁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以其曾居黄橙洞,故如是称。
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蹙(cù):踩踏的意思。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
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青石镞(zú):用青石磨成的箭头。
幡(fān):一种窄长的旗帜。点:指点。挥动示意。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
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箙(fú):盛箭的器具。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
踍(qiāo):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幅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
溪头:犹溪边。 唐李端《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白鼍(tuó):鳄鱼的一种,俗称鼍龙,又称猪龙婆。
竹蛇:竹根蛇,剧毒。飞蠹(dù):毒虫名。王琦认为是“飞蛊”之误。射金沙:含沙射人影。据传,一种名叫“蜮”的短狐,能含沙射人。
竹马:在这里指当地一种小型的、能穿越竹林的马。叶葱奇以为“竹马”为指小儿,大约是据“青梅竹马”一语;王琦认为是当地一种马名。
容州:唐代州名,今广西一带。槎(chá):土著居民之通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朱自清考定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六月后(参见《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李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是写其步履与武装。步子非常奇特,是雀儿一样的步子,一跳一跳的,步子踏(“蹙”)在沙上,便发出“促促”的响声;而他们的武装却是四尺见长的用兽角装饰的弓和用青石作箭头的箭。“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是写黄家洞蛮部队的情状。一种狭而长的黑旗点了三下,铜鼓声大震,蛮民集合了。每一个黄家洞人都像猿猴那样怪声怪气地大声叫喊,双手还频频摇着自己的箭袋(箭箙)。“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是写这支部队的“军服”。这“军服”和民服无异,也是够别致的了:他们的“裹腿”仅用彩巾斜缠着的。这一支队伍在溪头傲立,映着正在开放的红紫色的葛花,那艳丽斑驳的色彩也够撩人眼目的了。“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是写黄家洞蛮伏击官军的战事。这一场伏击是这样奇妙、神速,就好似白鼍晚吟、竹叶青蛇、飞蠹突然向人发动袭击一样,不但恐怖异常,也让人猝不及防。这一句王琦解为“状洞中景物”,实不确。因为这样解,此句便游离于全篇。叶葱奇注为写翻船(白鼍)和蛮人之射箭(竹蛇、飞蠹)。又有点过于拘泥。其实这两句就是写黄家洞蛮作战的勇猛无敌、神速无匹的。

  后两句是写战后情景。这里有一个对照:黄家洞蛮在战后,骑着自己的“竹马”悠悠然地回到家里;可官军却屠杀容州的百姓,以人头数交差。

  这首诗的题旨是刺官军的无能、残暴与歹毒。李贺一生,贫病相加,仕途多舛。他对当道者是充满了无比的憎恨与愤怒的。他的诗因此很不乏讥刺时事之作。如《夜饮朝眠曲》是刺当权者的淫逸生活的,《秦宫诗》是刺豪门的专横跋扈的,《吕将军歌》是刺宦官带兵平藩的,《老夫采玉歌》是刺富者榨取采玉工人血汗的。《黄家洞》与这些讽时刺世之作,在批判的精神上是相通的。但这一首诗同情并讴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这在唐诗中又实属罕见。李贺的这一首诗,是超越了阶级和种族偏见的。在这一点上,李贺要比他的师长韩愈——他称黄家洞为“贼”——的思想要先进得多。这首诗应当是李贺诗中的民主性的精华。虽历经世,又过千载,这首诗的思想异彩仍能在唐诗苑中放射出奕奕不灭的耀眼光华。

  《黄家洞》在艺术上仍是一种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风格。奇特的步式、蛮荒的戎装、猿啼一般的怪叫,都生发出一种诡奇而幽丽的神韵;而那与这“奇装异服”相映的红紫色的葛花,又很能增加全诗的凄清而艳丽的氛围。在这里,诗人是把战士诗化了。把战事也诗化了。战争并不残酷,它显得很美好,很有趣。这一点不仅说明诗人的同情是在黄家洞人民方面,也说明诗人的美学观总是和善、和同情心联系在一起的。再就是篇末点题法。全诗十句有九句是写黄家洞人的军威的,仅在篇末才点了官军一笔。而这一笔恰恰是全诗的关键处、诗意所在。全诗由这一句而神彩飞动,令人震惊。按理说,表现主题的部分一定要用重笔墨,不厌其繁,而这首诗却一反常情,不厌其略。这种手法,恰如相声的抖包袱皮,一层层剥去,显得很有趣,很有情致,而剥到最后竟是一个奇异的发现,这就要比句句写官军杀良报功的方法巧妙、神奇,而且会经济得多。大约这种方法十分类似军事上的声东击西,很能出奇而制胜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昌谷集注》:安南黄洞蛮黄少卿作乱。元和十一年,容管以兵却之。……乃将士畏险莫上,致杀良报功,容州槎且不免。贺故为谑告黄洞蛮之语曰:尔试闲驱竹马缓缓归家,官军之来自为杀容州搓,而不为尔也。情词特妙。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篇前五句写蛮人悍勇之状,雀步蹙沙,状其行也;角弓石镞,黑幡铜鼓,言其孤矢及军中号令;猨啼状其声;踍胫骨斜缠彩巾,言其服饰。葛花当是野葛,《博物志》称「曹瞒习啖野葛」,卽此葛,非消酒之葛花也。葛,毒草;白鼍、竹蛇,皆毒物;总言蛮地风物之恶,官军不能深入久屯。末言军中杀戮无罪以冒功。读一过,万里之外,如在目前。(黄白山评:「徐文长云:『雀步』句状箭镞坠沙之声。」)谁谓不能感发人意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贺介绍和李贺诗词大全

诗人: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
复制作者 李贺
猜您喜欢

雨后行龙眠道中

形式:

蚤凉出郭觉情亲,河阔桑浓景一新。 石角磷磷偏碍路,溪声曲曲解随人。 筼筜色净霜初落,䆉稏风轻绿渐匀。 正是莺啼好时节,可堪城市往经旬。

复制 张英 《雨后行龙眠道中》

营读易楼成三首 其二

形式:

脩梧翠竹蚤年移,今见凌霄蔽日枝。 轩冕许抛犹喜健,园林容到莫嫌迟。 楼阴片石开三径,槛外名花接四时。 但愿闭门无剥啄,茶垆诗卷日相随。

复制 张英 《营读易楼成三首 其二》

送晰如三兄南归二首 其一

形式:

诗怀逸兴旧萧然,风雨江南忆惠连。 别绪才倾桑落酒,归心先寄木兰船。 逃名蚤岁移村社,避俗全家傍墓田。 自是桃源鸡犬乐,莫将轻与世人传。

复制 张英 《送晰如三兄南归二首 其一》

柬新安汪快士

形式:

蚤年同有烟霞癖,输与黄山老布衣。 春雨花田频入梦,秋林霜鹤共忘机。 句中野色含青霭,卷里泉声落翠微。 白岳何时随步屧,岂令丘壑愿常违。

复制 张英 《柬新安汪快士》

午日讲筵

形式:

瑶函永日侍宸枫,讲幄西清阁道通。 彩绶天中传令节,冰壶殿角动微风。 香分艾叶牙签绿,色映榴花玉简红。 不用广陵求百炼,君王宝鉴六经中。

复制 张英 《午日讲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