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斜阳外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是残阳笼罩下的黄昏,下足了春雨的池塘里,晚风徐来,鹃鹃地拂动寒玉似的水波。华丽的阁楼中有个女子正满腹闲愁。杜鹃请不要再不停地啼叫唤人归去了,纵使一再呼唤,那个人还是不曾归来。

注释
落梅风:一名寿阳古,属双调过古,是常见小令古牌。正体二十七字,五句一平韵、三叶韵。
足:多。
吹皱:比喻离别前生活的平静以及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
寒玉:清凉晶莹的溪水的一种比拟。
画楼:形容楼的华丽,指古代妇女生活的特殊环境。
杜鹃:即布谷鸟,又名子规,传说是古代蜀国国王望帝杜宇所化,所以又叫杜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小令。此曲,句依定格,首句不押韵。后四句押“鱼模”韵,其中“足”以入声作上声,“玉”以入声作去声。“苦”为上声,“去”为去声。北曲无入声,而上去声通押,故也无不合律全曲五句,前三句写外景,后二句由外入内,写画楼中的人。小令借景抒情,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表达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小令用语含蓄,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开始两句写外景。从闺中人眼光望去,此时只见斜阳西下,由于春日雨多,水平堤岸。第三句继上文写景而又暗融抒情,句中“寒玉”一词是对清凉晶莹的溪水的一种比拟。如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曲中“寒玉”就是她见到的溪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虽也在写景,但它仿佛一面在比喻离别前生活的平静,一面在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离愁别恨似乎经风吹起了,写来情景交融,不露痕迹。第四句写闺中人,但它把楼上人的一切外部表象都略去了,而是在有限的文字内集中表达她为离别而痛苦的感情。“画楼”这个不定人物更能引起想象,通过她而反映了所有闺中人对离人的共同情绪。末句表达了她最后的一点希望。楼中人与离人正天各一方,而“催归”鸟的啼声更易引起她对远方人的思念。所以她要杜宇“莫啼归去”然而,从她对“催归”鸟声的敏感,正反衬其心中盼望离人归来的殷切之意。结尾情意惨切,而用语含蓄,仔细体味,必将引起内心强烈的震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致远曾滞留在楚地寄居在僧寺里,离乡多年,又是一位失意的文人,而古人在古典诗词常常通过春愁秋恨写离情别绪,思归念远。李致远也不例外,正值春天,诗人思念远人,于是写下这首小令排遣春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致远介绍和李致远诗词大全

诗人:李致远

...
复制作者 李致远
猜您喜欢

浣溪沙 题丁兵备丈画马

形式: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 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 夕阳山影自萧森。

复制 王鹏运 《浣溪沙 题丁兵备丈画马》

徵招 得夔生白门书却寄

形式:

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 料得据梧吟,镇沈冥谁语。 露荷雕枉渚。 更休问、采香俦侣。 赖有西山,向人依旧,数峰清苦。 独酌不成欢,霜风紧、落叶打窗如雨。 萧瑟对江关,忆兰成词赋。 秣陵秋几许。 定愁满、古台烟树。 夜堂悄,有梦从君,化断云千缕。

复制 王鹏运 《徵招 得夔生白门书却寄》
类型:

一丛花 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

形式: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 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 罗幕徘徊,纹疏皎洁,应是月轮圆。 薄寒依约上屏山,尘梦淡于烟。 老怀不耐鸡声恶,尽长路、鞭影争先。 为报邻钟,暂时休打,容我五更眠。

复制 王鹏运 《一丛花 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

阮郎归 拟浣花

形式:

雏莺啼去怨春残,馀香襟袖斑。 朱弦辛苦再三弹,心期深诉难。 金鸭冷,黛蛾攒,依依山上山。 将离花好自愁簪,由他红半阑。

复制 王鹏运 《阮郎归 拟浣花》

八声甘州 芳菲已歇欢事去心浊酒孤吟悽然念远不识一声河满视此何如耳

形式:

甚年年花底说春归,今年倍伤情。 倚阑干不语,水分新绿,天蹙遥青。 点检奚囊题句,剩得瘗花铭。 消受清和意,帘额尘轻。 愁里漫听鶗鴂,算天涯啼彻,都是离声。 怅故人不见,落日自高城。 更休逐、孤云南望,但平林、如荠野烟生。 家山远、写朱弦恨,谁吊湘灵。

复制 王鹏运 《八声甘州 芳菲已歇欢事去心浊酒孤吟悽然念远不识一声河满视此何如耳》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