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东城:泛指城市之东。
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zhào):船桨,此指船。
烟:指笼罩在杨柳稍的薄雾。晓寒轻:早晨稍稍有点寒气。
春意:春天的气象。闹:浓盛。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持酒:端起酒杯。《新唐书·庶人祐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阙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首先是“縠皱波纹迎客棹”,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绿杨”,“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阙再从词人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美好做进一步的烘托。“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二句,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词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引以为“浮生”之“长恨”。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主观要求。这要求是“无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评

  早春郊游,地在东城,以东城先得春光。风和日丽,水波不兴。春日载阳,天气渐暖。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王国维称道其“境界全出”。而李渔却认为这个字用得无理:“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其实人的视听感觉,是可以打通的。把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烈,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宋祁和欧阳修合撰的《新唐书》历时十余载终告完成,宋祁因撰书之功迁左丞,进工部尚书。此词应该是作于宋祁任尚书期间,但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宋祁介绍和宋祁诗词大全

诗人:宋祁

宋祁,字子京,宋庠之弟,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曾祖宋骈徙居开封府雍丘(今河南民权县双塔集村)。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
复制作者 宋祁
猜您喜欢

读秦碑

形式:

秦人跨九州,欲以传万世。 立石名山傍,往往章得意。 至今见遗刻,字体甚雄异。 壮哉苍藓文,未改回屈势。 风雨所侵蚀,中有千丈气。 严如虬龙蟠,深若铁石利。 馀威到山鬼,谨守敢失坠。 汉魏能书人,亦岂可睥睨。 未能识藩篱,何止趁姿媚。 初无一日雅,但有三舍避。 文章又奇古,迁雄盖苗裔。 观其所称述,肯为尊者讳。 巧言未大失,末乃为俗累。 呜呼结绳前,此又谁与记。 君臣共无为,垂拱天下治。 春秋纪日月,大易垂彖系。 嬴氏厌休息,动以衡石计。 斯翁变古文,程邈分篆隶。 自此更滋蔓,日以趋简易。 驰驱千百年,漫有纸笔费。 谁能罢烦文,尽扫诸天外。 此书虽见存,或以少为贵。 持此槁木枝,我亦无甚愧。

复制 吕本中 《读秦碑》

寄马巨济察院时监泰州酒得宫祠归南京

形式:

新春款南园,积雨寒不歇。 起望海陵城,幸未还往缺。 闻公得安还,未放车轨折。 毫端倒江海,胸次湛明月。 东风片帆来,乃复为此别。 田园到荒芜,岁事有曲折。 不见南山松,高卧拥霜雪。 鬓髯凛可畏,此岂念容悦。 愿公考其然,一向鼻头说。

复制 吕本中 《寄马巨济察院时监泰州酒得宫祠归南京》

赠唐虎

形式:

白酒因循久绝倾,小诗聊复赠君行。 故人若问庵中事,但道春来太瘦生。

复制 吕本中 《赠唐虎》

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

形式:

客愁如长河,浩荡去不息。 未来已相关,千里在咫尺。 抱疾寄他乡,终年守岑寂。 中虚耗神志,内热损筋力。 长虞二竖撄,复有寒馁迫。 怪渠甑上烟,愧尔囊中帛。 平生所读书,已如不相识。 坐贻乡党笑,敢辞尘埃没。 旧游今几时,转眄忽陈迹。 死者不复见,墓草春已碧。 生者天一涯,未免陈蔡厄。 儿曹乳臭在,瞑目分黑白。 虽无未见书,颇多雌黄笔。 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 啾啾要酬和,内顾颇牵率。 坐令怀抱恶,更觉天宇窄。 忽忽十年事,俯仰同戏剧。 从来肺腑亲,翻手胡与越。 独馀二三子,肝胆犹铁石。 尚怪东郭贫,亦讶怀祖黠。 西轩来何时,箪瓢共饥渴。 念君不能已,一饭再三噎。 谁能明予心,皎皎霜夜月。

复制 吕本中 《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

寄晁以道

形式:

朝辞陉山清,暮宿赖水绿。 往来百里间,得此意已足。 吾人少如愿,夫子更绝俗。 闭门观易象,未用伤局促。 使我三日留,共此一室独。 皎如岭头月,凛若霜后竹。 欲为斯文寿,以作学者福。 洛阳佳少年,抚事多恸哭。 此其于圣学,何异狗尾续。 宁知草玄翁,万事不挂目。 深湛而雅澹,亦不在反覆。 吾祖早闻道,晚与夫子熟。 相期千载外,未得一世伏。 渫山窜鼯鼬,晚日度鸿鹄。 谁能从公游,岁月如转烛。

复制 吕本中 《寄晁以道》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