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元夕戏陈敬叟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中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注释

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见《尊前集》。始见韦应物词。双调,四十字,仄韵格,前后阕格式相同,各四句两仄韵,上去通押。各家平仄颇多出入。上下阕各与作仄韵五言绝句相仿。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多抒发怨抑之情。此词过片多两衬字,属别体。又名“楚云深”“相和柳”“晴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陈敬叟:刘克庄友人。字以庄,号月溪,建安人。 霁(jì)华:月光皎洁。 明发:黎明阳光散开。《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物色:此指习俗风物。 情味:犹情趣。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深:深情。 市声: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宋苏舜元、苏舜钦《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片概说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不觉感慨系之,颇有悲凉之感;下片用典,写佳人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刘克主《陈敬叟集序》云:“敬叟诗才气清拔,力量宏放,为人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草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余每叹其所长,非复一事。为颣城黄子厚之甥,故其诗酷似之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村序《陈敬叟集》云:“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行草篆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推许甚至。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人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克庄介绍和刘克庄诗词大全

诗人:刘克庄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复制作者 刘克庄
猜您喜欢

板桥午食

形式:

县郭二十里,板桥三五家。 西风熟禾黍,陆地富桑麻。 去岁遭洪水,高林带旧槎。 他乡岂不好,无奈此生涯。

复制 程钜夫 《板桥午食》

孤云

形式:

渺渺从何起,亭亭只自飞。 朝随风鹤去,暮逐雨龙归。 几度超沧海,多应点翠微。 何时能借我? 裁作羽人衣。

复制 程钜夫 《孤云》
类型:

送武当张真人赴召祈雨南归

形式:

圣主忧凶岁,真人下碧岑。 云辞武当黑,雨入蓟门深。 独抱回天力,常存济物心。 两宫宣赐罢,归鹤杳沈沈。

复制 程钜夫 《送武当张真人赴召祈雨南归》

邓教授致仕还江东

形式:

积学今成老,遗荣不待年。 归心彭蠡外,客思蓟门前。 孤棹随飞鸟,长河合暮蝉。 知几诚可尚,忽别独悽然。

复制 程钜夫 《邓教授致仕还江东》

重送戴道士

形式:

被命将居越,扁舟指会稽。 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 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

复制 程钜夫 《重送戴道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