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注释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徒,空,徒然。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 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未,不;屑,顾惜,介意。 烈:刚正,不轻易屈服。 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热,激动。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莽(mǎng):广大。 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该词作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著名教师朱姗《语文博览,阅读有得》:秋瑾的「青衫之泪」,绝不是消极的自怨自艾,而是积极的探索和追寻。词中蕴含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之后的革命起到了思想上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秋瑾介绍和秋瑾诗词大全

诗人:秋瑾

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鞦韆、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权......
复制作者 秋瑾
猜您喜欢

花朝燃灯

形式:

唤起园丁葺小园,喜逢社友访林泉。 莺花世界春方半,灯火楼台月正圆。 闲不待偷皆乐地,趣随所得到吟边。 丁宁莫刬庭前翠,留与游人伴醉眠。

复制 易士达 《花朝燃灯》

和李润父资圣寺壁间韵

形式:

古径萦迂碧藓深,瘦藤得得叩丛林。 雪浮茗枕陪僧话,风度松窗奏法音。 断壁剔虫伤古画,拂尘挥兔断清吟。 留衣尚有重来约,一笑何妨载酒寻。

复制 易士达 《和李润父资圣寺壁间韵》

草屦

形式:

崎岖只惯识羁情,足下忙穿子更轻。 近世宦途如纸薄,当知险处不须行。

复制 易士达 《草屦》
类型:

赠易数胡一鉴

形式:

学本先天造化中,希夷康节与磨砻。 光明照破人心事,一片灵台不是铜。

复制 易士达 《赠易数胡一鉴》

和朋溪探梅韵

形式:

锦囊分付与溪奴,江路寻幽属野夫。 暖信已传春到未,暗香还动月明无。 妆因底事偏清雅,态为何人转瘠癯。 惹起诗魂禁不得,恍然飞越亦忘吾。

复制 易士达 《和朋溪探梅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